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说:“君子通过深入学习去理解并掌握知识,希望他能自己领悟。自己领悟了,就能安于所学;安于所学,才能积累深厚的知识;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就可以左右逢源,源源不断。所以,君子追求的是他自己领悟。”

译文:

孟子说:“一个有修养的人会深入研究并理解道义和道德的原则,他希望自己能够完全理解和领会这些道理。只有自己真正理解和领会了,才能够安心地接受这些道理;只有安心地接受这些道理,才能够深入地积累这些道理;只有深入地积累这些道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道理。所以,有修养的人追求的是他自己理解和领会。”

注释:

  1. “孟子”:即孟子(Mencius),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 “第八卷”:指的是《孟子》一书的第八卷。
  3. “离娄下”:指的是《孟子》一书的离娄篇下。
  4. “第十四节”:指的是《孟子》一书中的离娄篇下的第十四个章节。
  5. “君子”:指有修养的人。
  6. “深造”:深入学习,研究。
  7. “道”:这里指道德和仁义之道。
  8. “自得”:自己真正理解和领会。
  9. “居之安”:安心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10. “资之深”:深入地积累所学的知识。
  11. “取之左右逢其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12. “故”:因此。
  13. “欲”:希望,追求。
  14. “自得之”:自己真正理解和领会。
  15. “则”:就。
  16. “安”:安心,安定。
  17. “资”:积累,充实。
  18. “深”:深厚,丰富。
  19. “左右逢其原”: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就像左右手一样随时可得。
  20. “故君子”:所以君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孟子关于学习的态度和理念。他认为真正的修养和学识来源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和记忆上。这种理解是源于个人内心的领悟和体验,是一种深层次的、发自内心的理解。这种理解使得一个人能够安心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有修养的人追求的是自己真正的理解和领会,这是他们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关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