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陈子说:“古代的君子怎么样才能做官呢?”孟子说:“有三种情况:一是你与君主相交往得恰到好处。二是你不与君主打交道,但以礼节对待他。三是你与君主不接触,但对他恭敬。如果你能以礼相待,那么君主就会接纳你;如果礼貌未衰,你却不肯行动,那君主就不会接纳你。其次是虽然你没有行动,但能以礼节对待君主,那就接受下来;如果礼仪已失,那就离开吧。最差的是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主听到这样的话说:‘我的大的方面不能实行我的政治主张,又不能听从我的政见。使我受饿于我的国土之内,是我的耻辱。’如果这样,还可以接受,只求免于一死而已。”
注释:
- 陈子:人名,孟子的朋友。
- 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古代的君子怎么样才能做官?
- 所就三,所去三:三种情况:一是你与君主相交往得恰到好处(即君主喜欢你)。二是你不与君主打交道,但以礼节对待他。三是你与君主不接触,但对他恭敬。
- 迎之致敬以有礼:以适当的礼节对待君主。
- 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君主说话,你就行动,就接受。
- 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君主说话,你就不去行动,就不接受。
- 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其次,即使你没有行动,但你以适当的礼节对待君主,就接受下来。
- 朝不食,夕不食:早晚都不吃。
- 饥饿不能出门户:因饥饿而无法走出家门。
- 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君主听到这样的话说:“我最糟糕的是不能实行我的政治主张,又不能听从我的政见。使我受饿于我的国土之内,是我的耻辱。如果这样,我可以接受,只求免于一死而已。”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古代君子如何做官的问题。孟子认为,做官首先要与君主相交往得恰到好处,其次要以礼节对待君主,最后是即使君主不说话,也要以适当的礼节对待君主。这些都是为了能够被君主接受,并得到官职。诗中强调了尊重和礼仪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