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注释】
- 白圭:人名,此处可能是引述他人之言。
- 丹之治水:指丹朱治理洪水之事。
- 愈于禹:比禹治理洪水更好。
- 子过矣:你错了。
- 禹之治水:指大禹治水的事迹,大禹治理洪水的方法。
- 水之道:指水的自然规律。
- 故禹以四海为壑:所以大禹治水时把洪水排泄到四海之中。
-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但是现在你却把洪水排到邻国中。
- 水逆行,谓之洚水:如果水流反常,就会称为“洚水”。
- 洚水者,洪水也:洚水就是洪水。
- 仁人之所恶也:仁者所憎恶的。
- 吾子过矣:你错了。
【译文】
白圭说:“丹朱治理洪水的事情比大禹做得好。”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遵循的是水的自然规律,他会把泛滥的水排放到四海之中。而你现在却把洪水排到邻国中,这和大禹的做法相反。如果洪水逆流而上,那就会被称为‘洚水’。‘洚水’就是洪水,这是仁者所憎恶的。所以你错了。”
【赏析】
此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孟子对白圭治理洪水方式的批评。他认为白圭将洪水排到邻国的行为不符合自然规律,也违背了仁德的原则。孟子强调治水应顺应自然,而不是强行改变自然规律,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和顺其自然的观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水利管理的实际情况,即水利工程往往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不能盲目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