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

“有知虑乎?”曰:“否。”

“多闻识乎?”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孟子·第十二卷·告子下·第十三节

鲁国想要让乐正子执政,孟子说:“我听说乐正子喜而不寐。”
公孙丑问:“乐正子是强势的人吗?”孟子回答说:“不是。”
“他有智慧和思考能力吗?”孟子回答说:“不是。”
“他有很多知识和见识吗?”孟子回答说:“不是。”
“那么为什么他会喜而不寐呢?”孟子说:“因为他为人好善。”
“好善就足够吗?”孟子说:“好善比天下优秀,更何况在鲁国呢?如果人好善,那么四海之内,都将轻易千里而来告诉他善良的事。如果不好善,那么人们会说:‘我知道了!’用訑訑的声音和表情去对别人说坏话,距离千里之外,都能达到。士止于千里之外,那就会有谗言谄媚、当面奉承的人来了。与谗言谄媚、当面奉承的人相处,国家要想治理,能办得到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