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孟子曰:“现在侍奉君主的人说,‘我能替君主开辟土地,充实国库。’现在的所谓良臣,古时候的所谓民贼。君主如果不遵循道义,没有树立仁爱之心,却追求财富,就是帮助桀。‘我能替君主约定盟约,与别国作战就一定胜利。’现在的所谓良臣,古时候的所谓民贼。君主如果不遵循道义,没有树立仁爱之心,却要求替他强大地战斗,就是帮助桀。由现在的途径,不变现在风俗,即使给了他天下,也不能在一天之内安身立命。”

注释:

  • 今之事君者:现在侍奉君主的人。
  • 辟土地:开辟土地,即扩张领土。
  • 充府库:充实国库。
  • 良臣:指忠心耿耿,为国家效力的大臣。
  • 民贼:指损害百姓利益,为祸害百姓的奸臣。
  • 乡道:遵循道德。
  • 志于仁:树立仁爱之心。
  • 求富之:追求富有。
  • 约与国:与别国订立盟约。
  • 战必克:作战必胜。
  • 强战:强征士兵,进行战争。
  • 变今之俗:改变现在的社会风俗。
  • 不能一朝居也:不能在一个早晨安定下来。比喻不能长久地统治下去。
    赏析:
    本篇是孟子对当时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的时局所发出的感慨。他认为,如果君主能够遵循道德,树立仁爱之心,那么即使是良臣,也不会成为民贼。反之,如果君主不遵循道德,只是一味地追求财富和权力,那么即使是所谓的良臣,也会成为民贼。因此,孟子主张君主应该遵循道德,树立仁爱之心,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同时,他也批评了当时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的现象,认为这是导致国家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