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乌鹊歌》

赏析

  1. 诗词原文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2. 译文注释
    南山上有只乌鸦,北山上有张网。
    乌鸦自由地飞翔,张网者又能如何呢?
    乌鸦和喜鹊一起飞翔,它们并不快乐,因为凤凰的伴侣并非它们所能拥有。
    我只是一个平民女子,不喜欢权势的宋王。

  3. 关键词解释

  • 南山有乌:指代地理位置,南山与北山相对立。
  • 北山张罗:指北山上张设捕鸟之网,比喻有人故意陷害他人。
  • 乌自高飞:意指乌鸦自由翱翔,不受束缚。
  • 罗当奈何:指张网者面对乌鸦飞翔无所作为。
  • 双飞:指喜鹊与其他鸟类一同飞行,表达自然和谐之意。
  • 不乐:指乌鸦和喜鹊不愿被强制安排在一起生活。
  • 宋王:指地位高权重的君主,如宋康王,此处用以象征权势之人。
  1. 赏析
    《乌鹊歌》通过描绘南山上一只自由飞翔的乌鸦与北山上张设捕鸟网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和公正的向往。诗中的“乌自高飞”和“不乐凤凰”,揭示了自然界生物对于自由的渴望。而“妾是庶人,不乐宋王”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权贵压迫的不满。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斗争的厌恶,体现了先秦时期诗歌中常见的思想主题——追求自由与公正。

  2. 创作背景
    《乌鹊歌》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据传为战国时期的作品。在那个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此诗可能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阶层对不公平待遇的抗议,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3. 文学价值与影响
    《乌鹊歌》作为先秦时期的四言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使《乌鹊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