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
当时有污名。
而可为者。
子孙以家成。
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而不可为者。
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
贪吏常苦富。
廉吏常苦贫。
独不见楚相孙叔敖。
廉洁不受钱。

【注释】

①贪吏:贪婪的官吏。②廉吏:廉洁的官吏。③污名:坏名声。④清名:好名声。⑤而可为者:指当时有清名的人。⑥而不可为者:指当时虽有好名声但子孙贫困的人。⑦被褐(hè 黑色短衣):穿粗劣的衣服,贫苦之状。⑧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以清廉闻名于世。⑨受钱:接受贿赂。

【译文】

贪官能做坏事,却不能不做坏事。

清廉的官员能做好事,却不能不做好事。

贪官不能做好事。

当时他有了坏名声。

清廉官员可以做大好事,但他却因做大好事而没有好结局。

清廉官员可以做好事,但他子孙却因此贫穷潦倒。

贪官常常为富。

清廉官员常常为穷。

我独不见有楚相孙叔敖?

他廉洁不受钱财。

【赏析】

这首诗借古喻今,指出了贪官和廉吏的不同命运。诗前两句写贪官和廉吏的不同作为,后四句写贪官和廉吏的不同结果,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

“贪吏”与“廉吏”相对,指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的人和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官。“可为”与“不可为”相对,指能够做出好事和不能做出好事的意思。“当时”与“后世”相对,指现在和将来。“污名”与“清名”相对,指坏名声和好名声。“苦”与“乐”相对,指贫穷和享乐之意。“见”即“见到”。

此诗通过“贪吏”“廉吏”的不同表现及其后果,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场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丑恶现象:当官者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不惜昧着良心去做那些违法乱纪的坏事。他们一旦得逞,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遭到杀身之祸;但是当他们在位时,由于手中掌握着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大权而得到一时的快乐,享受着荣华富贵,所以尽管他们的下场很惨,但人们却很少见到他们有什么悔改的表现,相反,倒是那些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结果的贪官更让人感到惋惜。诗人对这种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此诗采用对比的方法,先写贪官,再写廉吏,最后点出主题:“独不见有楚相孙叔敖?”诗人用反诘的语气,突出了孙叔敖的廉洁品质,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