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带丘墓。
【释义】
徐国的歌讴啊。延陵季子啊不忘故土。脱下千金之宝宝剑啊,把它埋在了坟墓。
【译文】
徐国的歌声啊!延陵季子你不忘故土。你把千金宝剑解下来,将它埋入坟墓吧!
【赏析】
此诗首句起得极好,它既概括了全篇的内容,又为下文作了铺垫。“徐人之歌”是说徐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谣:延陵季子啊,不忘故土。“延陵季子”即春秋时吴的公子季札。《左传》记载,季札在徐(今江苏淮阴)时曾与徐君交往,后来他奉命出使到上国,临别时,徐君送了一把剑给他,季札却把剑退还给徐君。季札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后人据此写了这首《徐人歌》。“延陵季子”三字既是本诗的主人公,又是诗人所要歌颂的对象;“不忘故土”四字既是本诗的中心思想,又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所以这两句诗一出来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奠定了基调。接着二句是对延陵季子行为的进一步描绘:“脱千金之剑带丘墓。”意思是说:延陵季子为了不让死者受辱,不惜舍弃那价值连城的宝剑,把它埋在坟墓里。这两句诗不仅对季子的行为作了高度的评价,而且通过这一行为,更深刻地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全诗以“徐人之歌”开头,中间用三个短句加以描写、渲染,最后再作小结,这种形式非常灵活,很耐人寻味。从结构上看,中间部分是全篇的主体,而主体部分的开头和结尾又恰好用两个短句加以点染、烘托。这样,主体部分就显得更加突出,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从内容上看,全诗围绕“延陵季子不忘故土”的主题展开论述,但并不直接说出他为什么这么做,而是通过描写他的具体行为来表现主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含蓄委婉,富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