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恍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㲿瀁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于是澡概胸中,洒练五藏,澹澉手足,颒濯发齿。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懑,酲醲病酒之徒哉!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诗句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恍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㲿瀁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译文
客人说:“我打算在八月十五这天,和诸侯远方的兄弟一起到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去观赏潮水,但是到了那里却看不到潮水的壮观景象。我们只能看着水流的力量,就足够让人感到惊骇了。我们看到了水流冲击的地方,被冲起的地方,水流湍急的地方,水流平静的地方,水流洗涤的地方,虽然我有丰富的知识和巧妙的语言,但仍然无法把潮水形成的样子描述出来。感觉恍恍惚惚、飘飘然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兴奋。我们顺着南山的气势,遥望东海的方向。虹贯苍天的景象令人震惊,站在海边,面对大海。我们尽情地欣赏这无边无际的美丽景色,直到太阳落山。有时我们看着海水汹涌澎湃,有时又看到它突然转向另一面,仿佛要消失一样。有时候我们沿着海岸线向前行进,有的时候又停下来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有时候我们的船只会因为激流而偏离航线,一会儿向左边,一会儿向右边。我们站在船头,感受着风浪拍打着船身带来的刺激感。我们内心充满了激情和兴奋。这时,我心中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想要继续前行。于是我们在心中洗涤自己,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们洗练自己的五脏六腑,放松自己手脚,洗刷自己的头发和牙齿。我们抛弃那些懒散的情绪,努力克服心中的疑惑和忧虑,开拓自己的视野。这个时候,即使我们身体有些不适或者生病了,也要努力挺直身体,站起来,睁开眼睛去看世界。我们内心的精神力量使我们能够自我支撑。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洗练自己的心灵,洗涤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精神变得纯净。我们应该像对待清泉一样清洗自己的思想,使心灵变得更加清明。我们应该摆脱那些困扰和烦忧,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因此,我们可以解开心中的困惑和疑惑。”
太子说:“很好,那么潮水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注释
- 八月之望:指农历每月初一。
- 诸侯远方交游兄弟:指来自不同地方的诸侯国和远方的朋友。
- 曲江:地名,位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附近。
- 水力之所到:水流的冲击和冲力。
- 淟浊:洗刷,洗涤。
- 分决狐疑:解决疑惑。
- 发皇耳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 淹病滞疾:形容身体不适。
- 眇小烦懑:形容身体虚弱,心情烦躁。
- 酩醲病酒:形容过度酗酒导致的疾病。
- 解惑:消除疑惑,解答问题。
- 淟涊:洗刷,洗涤。
- 浑澉手足:形容身心完全放松,全身都得到净化。
- 淟濯发齿:清洁头发和牙齿。
- 输写淟浊:清除心中杂乱无章的想法。
- 涣决狐疑:解除困惑和疑虑。
- 发皇耳目: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 渺茫:广阔。
- 南山:中国神话中的南方之神。
- 东海:中国的东方海域。
- 虹洞:彩虹般的洞穴,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苍天:天空,象征宽广和高远。
- 崖涘:岸边。
- 流揽无穷:形容水流的广阔和无尽。
- 日母:太阳。
- 怵惕:恐惧,害怕。
- 莫离散而发曙:没有人能够分散开来,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 内存心而自持:心中有所坚持,不被外界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观潮的抒情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大海的壮观景象和观潮人的情感波动。全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潮水的各种形态进行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身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