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欤明哲。
秉道之枢。
养□之福。
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
涣乎成功。
政暇民豫。
新我□通。
用行则达。
以诱我邦。
赖兹刘父。
用说其蒙。
泽零年丰。
黔首歌颂。
【注释】
猗欤:赞叹词,表示赞美。
明哲:明智的君主。
秉道之枢:执掌道德的中心。
养□之福:指养育百姓之福。
匪德之隅:不是道德方面的缺陷。
渊乎其长:形容道德修养深厚、高远。
涣乎成功:形容功成名就。
政暇民豫:政令宽松,百姓安乐。
新我□通:振兴国家政治。
用行则达:国家政策得以实施,社会就能安定。
以诱我邦:用以诱导我们的国家。
赖兹刘父:依赖这位刘公的父亲。
用说其蒙:使百姓感到宽慰。
泽零年丰:天下百姓生活富足。
黔首:泛指百姓。
歌颂:歌唱。
【赏析】
这首诗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刘敞所作《太常礼院公议修撰刘君墓志铭》。刘敞在碑文中对“先君”的德行和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全诗共四百九十二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从赞颂刘敞的德行入手。“猗欤明哲”,首先称赞刘敞为人明智而贤良;“秉道之枢”,说他能够执掌道德的中心;“养□之福”,指他能够养育百姓的幸福。这几句是说,刘敞是一位明察事理、善于处事的人,他的治国方略得当,因而能够养育百姓、造福于民。
第二段赞颂刘敞的功绩。“匪德之隅”,指出他并不是由于道德方面有什么过失,而是由于他的德行高尚而受到人们的赞誉;“渊乎其长,涣乎成功”,说明他的道德修养深厚,而且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政暇民豫”,指他的政治措施得当,使百姓安居乐业;“新我□通”,振兴国家政治;“用行则达”,国家政策得以实施,社会就能安定;“以诱我邦”,用以诱导我们的国家;“赖兹刘父,用说其蒙”,指依靠这位刘公的父亲,使百姓感到宽慰;“泽零年丰,黔首歌颂”,天下百姓生活富足,都为之歌唱。这几句是说,刘敞不仅具有高尚的德行,而且能够取得巨大的政治成就,为国家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使得天下百姓都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
第三段总结全文。“用行则达”,国家政策得以实施,社会就能安定;“以诱我邦”,用以诱导我们的国家;“赖兹刘父”,依靠这位刘公的父亲,使百姓感到宽慰;“用说其蒙”,用这些话安慰百姓们;“泽零年丰”,天下百姓生活富足,都为之歌唱。这几句是对前文的概括和总结,再次表达了对刘敞德行和功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