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害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御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以为陛下不取也。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者,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之留意幸察。
”`
上书谏猎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害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也。
注释:臣:古代对帝王的自称。物:指事物。同类而殊能:同一类的事物中各有其特殊能力。力称乌获:称赞乌获(战国时大力士)的力量。捷言庆忌:称赞庆忌(春秋时勇士)的敏捷。勇期贲、育:以勇猛著称的勇士如孟贲、夏育。臣:古代谦辞,相当于“我”。愚:愚笨,这里表示谦逊。家累千金者:家中积累千金的人。《汉书·货殖列传》:“富者积钱粟,贫者聚草莱。”坐不垂堂:指居高临危,没有危险。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这句话虽然简单,但足以作为比喻。
译文:
臣听说事物中有同类而各有特殊能力的,所以赞誉乌获(力大无比)的力气,赞美庆忌(机智灵活)的机敏,以勇猛著称的孟贲和夏育为例。臣认为人确实存在这样的例子,野兽也是这样的。现在陛下喜欢攀登险峻的山路,射杀猛兽,突然遇到凶猛的野兽,惊吓到没有防备的地方(如车辕),来不及掉转车头,人们也没有时间施展技巧,即使是像乌获、逢蒙这样的壮士,他们的力气也不能使用,枯木朽树都被毁坏了。这是胡人和越人从车前经过,羌人和夷人被赶到车后,难道不是太危险了吗!即使万全无患,但这样做并不是天子应该做的。
注释:盖:大概。明:聪明。避:避开,躲避。祸固:本来存在的灾祸。固:原来。多:许多。藏:隐藏。发:爆发。微:不明显。忽:忽视,不重视。
赏析:
此文为《谏猎疏》,作者通过陈述“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的观点,劝说皇帝不要随意狩猎,以免发生意外。文章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文章开篇就提出自己的看法:“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作者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说明问题,强调了事物的不同特性,并以此警示皇帝要慎重行事。
文章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担忧:“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御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通过对比和假设的方式,更加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忧虑。
文章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以为陛下不取也。”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和担忧,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这篇文章以史为鉴,以古为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