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与赵高谋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着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遂至辽东而还。
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高曰:“臣固愿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原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明主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原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
二世和赵高策划:“我年轻,刚即位不久,百姓们还没有归附。先帝巡视郡县,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威服天下。如今却无所作为,这会显得软弱,不要让我成为臣子统治天下。”春,二世向东行至郡县,李斯随行。到达碣石,并海,南至会稽,于是将始皇的诏书刻在石头上,旁边刻着大臣跟随者的名字,以彰显先帝成功盛德。 皇帝说:“金石刻文都是始皇所为。现在沿用旧号而金石刻文之辞不称始皇,这与后代人所做的不同,不足以彰显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冒死进言:“臣请详细刻下诏书刻文,以便让事情明白。臣愿冒死请求。”皇帝下令:“可以。”便到了辽东而返回。
于是二世便遵用赵高的话,重申法令。接着暗地里与赵高商议说:“大臣们不服,官吏们还强横,及至诸公子必与我争位,怎么办?”赵高说:“臣本愿进言却不敢,先帝的大臣,都是天下历代名贵之人,积功累世传下去很久了。现高素来地位卑贱,陛下有幸提拔,令他在上位管事。大臣们都心怀不满,只是表面服从,其实心中并不服气。如今皇上外出不借此时机审理郡县守尉有罪者,以振扬威望于天下,又除去了皇上平生最不能容忍的事。现今不师文而决于武力,希望陛下能听从时势毋庸多疑,则群臣不及谋划。明主收举余民,使地位低下的人尊贵起来,贫穷的人变得富有起来,远离京城的人近一点,则上下聚集国家就会安定了。”二世说:“好。”便执行诛杀大臣及诸公子的命令,因罪牵连少近官三郎,不得立为王族,六公子被戮死于杜地。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派使者对将闾说:“公子不臣服,罪行应当判处死刑,由吏治法。”将闾说:“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说:“臣不得参与谋划,奉书从事。”将闾于是仰天大呼三声,曰:“上天啊!我无罪!”昆弟三人都流涕拔剑自杀。宗室震惊。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