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外抚四夷,如始皇计。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沛公起沛。项梁举兵会稽郡。
诗句: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译文:在四月时,秦始皇的继承者二世回到了咸阳,并说:“因为咸阳的宫廷太小了,所以建造了阿房宫作为居所。但当它尚未完工时,皇帝突然去世了,因此取消了它的建造工作,重新挖掘了骊山。骊山地宫的建设已经结束,现在放弃建造阿房宫是不合适的,这实际上是在指责先帝的过失。”
注释解释:此段诗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为秦始皇的继位者——秦二世。他回到咸阳后的言论,反映了他对先帝阿房宫建造工程的态度和评价。这里的“咸阳”指的是秦朝的都城所在地。而“未就”意味着阿房宫还未完成或未能完全建成。“上崩”指的是秦始皇突然去世。
赏析:这段诗句不仅描述了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和原因,同时也表达了秦二世对先帝遗留工程的态度和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对先帝遗志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