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号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后五年,天下定于汉。

”`
秦始皇本纪(《史记·十二本纪》之一)

秦始皇,名嬴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年生于赵国邯郸,原名赵政,后来因其在位期间统一六国,定都咸阳,史称秦始皇帝。其政治生涯始于秦国的长期内战,最终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登基成为秦国的第一位皇帝。

赵高,字通,是秦始皇的重要顾问与助手,因其权术和谋略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他不仅协助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更在秦二世时期策划了对赵高的诛杀行动。赵高通过一系列阴谋诡计,试图消除潜在的政治威胁。

秦始皇的统治手段坚决而高效。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及书写文字,强化法律制度等,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此外,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长城和直道,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和行政效率。然而,这些措施也引发了地方豪强的不满与反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在沙丘去世,终年50岁。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中毒。继位的秦二世胡亥未能有效继承父皇遗志,反而被赵高操控,导致朝政更加腐败,民不聊生。公元前207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标志着秦朝统治的结束。同年,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开启了汉朝的新纪元。

秦始皇的统治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其严酷的政治手腕和对法家思想的过度依赖,也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治国理念和实践,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政治思考。

译文:
秦始皇本纪(史记·十二本纪之第一):
秦始皇,秦庄襄王之子,于公元前246年出生于赵国邯郸。其名为赵政,后因统一六国而被尊称为秦始皇。他在吕不韦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强化中央政府的措施。尽管他推动了多方面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但他的严厉治理和对法家理念的坚持,也为后来的社会问题埋下了隐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视途中沙丘逝世,留下了许多谜团待解。他的死因至今未有确切答案,但无疑给当时的政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后的历史事件,如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建立,都是这段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秦始皇本纪不仅是对一个伟大帝王生平的记载,更是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轨迹的一个全面回顾。

注释:

  • 庄襄王:秦昭襄王的儿子。
  • 赵姬:吕不韦的妻子,后成为秦始皇的皇后。
  • 吕不韦:著名的战国末期政治家,也是秦始皇的支持者之一。
  • 蒙骜:秦国将军,参与多场重要的军事征服活动。
  •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时期的民变,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 秦始皇帝:秦始皇的称号,表示他是秦朝的统治者。

赏析:
秦始皇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与赞誉。他的统一六国的行动展示了他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然而,同时他也是一位严苛的君主,实施了许多极端的政策来强化国家机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活力,并为后续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秦始皇的死亡同样引人深思。他的统治虽然结束了秦朝初期的混乱状态,但也加速了秦朝的崩溃。他的死因一直是历史学家研究的热点,虽有多种猜测,但无一确凿证据。这反映了古代帝王权力集中带来的潜在危机,同时也揭示了法家思想对后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秦始皇本纪不仅仅是对一位帝王的记叙,它更是对秦末乱世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迁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获得对中国历史发展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