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使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史记·陈杞世家》是一篇记述陈国和杞国的兴亡史的文章,出自《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周代的诸侯国陈国和杞国的兴亡过程。陈国国君妫满是帝舜的后代,他在公元前1045年受封于陈,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附近)。文章还简要记载了杞国的世系源流,并兼及概括简介了十一位尧舜之际著名历史人物后裔的下落。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原文翻译
  • 八年楚庄王卒:楚庄王在八年时去世。
  • 二十九陈倍楚盟:陈国背叛楚国,与楚断交。
  • 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楚共王在三十一年攻打陈国。
  • 成公三年哀公弱立:成公的儿子哀公被立为君主。
  • 楚以陈丧罢兵去:因为陈国的丧事,楚军停止了对陈的攻击。
  •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哀公三年,楚围攻陈国,后来解除了围困。
  • 二十八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二十八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国君郏敖自立为君王。
  • 三十四年初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二嬖妾留胜有宠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自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在三十四年,哀公娶郑国长姬为妻,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两位妃子中,长妾生留,而少妾生胜。留受到哀公的宠爱,哀公正在生病,三月后,招杀死悼太子,立留为陈君;哀公愤怒,想要诛杀招,招发动兵攻击哀公,哀公自尽;招最终立留为陈君。十月,陈国派遣使者前往楚国;楚国的国王楚灵王听说陈国内乱,就杀掉了陈国使者,派公子弃疾出兵讨伐陈国,陈君留逃到了郑国;九个月后,楚国包围了陈国,十一个月后,楚国灭亡了陈国;楚国的将军弃疾被任命为陈国的国君。
  1. 诗歌赏析
  • 道德评价:汉代著名史学家荀悦曾指出:“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本文充分体现了中国史家强调对历史进行道德评价的鲜明特征。实际上中国史家总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历史进行道德评价和教育,即所谓“彰善瘅恶,以树风声”。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总结中国史学经验时就明确提出了这一点:“今更广三科,以增前目:一曰叙沿革,二曰明罪恶,三曰旌怪异。”
  1. 作者简介
  •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生于龙门(今河南洛宁)人,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修订史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 作品背景
  • 历史背景:《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通过深入分析《史记·陈杞世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以及司马迁的文学才能和史学成就。同时,通过欣赏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