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
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晋伐郑,取氾。
十四年,梁山崩。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
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于奔命!”乃请使吴,令其子为吴行人,教吴乘车用兵。吴晋始通,约伐楚。
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馀,景公卒。
厉公元年,初立,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三年,使吕相让秦,因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于麻隧,虏其将成差。
诗句: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译文:
楚国的申公巫臣为了逃离楚国而娶了夏姬,然后逃亡到晋国,最终被晋国任命为邢大夫。
注释:
- 楚申公巫臣:楚国的一位贵族,因其卓越的智谋和策略能力,被当时的楚庄王所重视。
- 盗夏姬以奔晋:巫臣为了逃避楚国的政治迫害和家族的仇恨,不惜采取不光彩的手段,盗取了夏姬的美貌和地位,从而逃往晋国。
- 晋以巫臣为邢大夫:晋国国君景公接受了巫臣的请求,任命他为邢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的大夫,负责管理当地的军事和政务。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秋时期楚国申公巫臣因政治原因离开楚国,投奔晋国并得到封赏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各国之间的斗争。同时,也展现了巫臣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在异国他乡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