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适削赵王常山之郡。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不听。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北使匈奴,与连和攻汉。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于梁,不能西。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赵幽王绝后。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这首诗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一段,讲述了赵王刘遂在位二十六年期间的历史。诗中提到了多个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晁错、建德、王悍等。

让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适削赵王常山之郡。(刘遂在位26年,因为晁错被处死,导致他失去了常山的封地。)
  2. 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吴楚造反,赵王于是与他们合谋起兵。)
  3. 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不听。(他们的宰相建德和内史王悍劝谏,但他们的话不被采纳。)
  4. 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刘遂烧毁了建德和王悍,然后发兵驻扎在他们西边的地区,打算等待吴国一同向西。)
  5. 北使匈奴,与连和攻汉。(向北派遣匈奴,与他们联合起来攻打汉朝。)
  6. 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汉朝派曲周侯郦寄攻打他们。)
  7. 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赵王刘遂回来,坚守邯郸,和汉朝对抗了七个月。)
  8. 吴楚败于梁,不能西。(吴楚在梁地战败,无法再向西进攻。)
  9. 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匈奴听说这些情况,也停止了进攻,不再进入汉朝边境。)
  10. 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栾布从打败齐国回来后,就联合军队引水灌满赵国的城池。)
  11. 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赵国的城市被破坏,赵王自杀,邯郸最终投降。)
  12. 赵幽王绝后。(赵幽王绝后。)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国家将要兴旺时,必然会有吉祥的征兆出现,而君子会得到重用,小人则会被排挤;反之,当一个国家将要灭亡时,贤能的人会隐藏起来,奸臣则会变得尊贵。)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观察和思考,认为国家的兴衰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品质和决策。同时,也强调了贤能之人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