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原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彊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翻译后的诗句及注释:

  1.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 (译文):甘罗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车,让我先为张唐去赵国报告情况。”
  • 注释:“行”指的是行动、出差的意思。“日”指时间,“有日”即“有一天”。
  1.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原先报赵,请许遣之。”
  • (译文):文信侯于是将甘罗的话告诉秦始皇:“过去甘茂的孙子甘罗,年纪还小,但他是名门之后,各诸侯国都知道他。现在张唐想要以病为由不去,但甘罗劝说后他还是去了。现在我们应该先去通知赵国,请求允许派甘罗去。”
  • 注释:“言之于始皇”表示把甘罗的话告诉了始皇。“名家之子孙”是指知名家族的后代。“诸侯皆闻之”意味着所有诸侯都知道甘罗。“称疾不肯行”是说张唐因病拒绝出发。“甘罗说而行之”表明甘罗说服了张唐。“原先报赵”意味着向赵国报告消息。
  1.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
  • (译文):始皇接见了甘罗,并让他前往赵国。赵襄王在郊外迎接甘罗。
  • 注释:“召见”是召唤和接见之意。“使甘罗于赵”是指派遣甘罗到赵国。“赵襄王郊迎”是指在郊外迎接赵襄王。
  1. 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
  • (译文):甘罗对赵襄王说:“大王听说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做人质了吗?”赵襄王回答说:“听说过。”甘罗接着说:“听说张唐在帮助燕国做丞相吗?”赵襄王说:“听说过。”甘罗继续说:“燕太子入秦和张唐相燕,都表明燕国并没有欺骗秦国。如果燕、秦两国互相信任,就不会攻打赵国,赵国将会面临危险。”
  • 注释:“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意为赵王听到了有关燕太子丹被送去秦国做人质的消息。“闻张唐相燕欤”意味着赵王听到了张唐作为燕国的宰相的消息。“伐赵,危矣”是指如果两国互相信任,就不会攻击赵国,否则赵国就会面临危险。
  1. 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彊赵攻弱燕。”
  • (译文):如果燕国和秦国之间不再相互欺骗,那么它们会攻打赵国,这样赵国就会处于危险之中。因为燕、秦之间不存在其他原因,所以想要进攻赵国来扩大河间的地盘。大王不如送我五座城池给赵国以扩展河间之地,并且归还燕太子,与强大的赵国一起攻打实力较弱的燕国。”
  • 注释:“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意为大王不如送给我五座城池以扩展河间。“请归燕太子”是指归还燕太子。“与彊赵攻弱燕”意思是联合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甘罗巧妙地说服文信侯和赵襄王,最终成功让秦国得到五座城池,同时保全了燕国和赵国的利益。甘罗的智慧和勇气展现了他在国家大事面前的重要性。这首诗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及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的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