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穰侯智识,应变无方。内倚太后,外辅昭王。四登相位,再列封疆。摧齐挠楚,破魏围梁。一夫开说,忧愤而亡。

翻译:

穰侯,昭王亲舅。

译文:

穰侯,即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弟弟,其先为楚国人,姓芈氏。秦武王去世后,没有子嗣,秦昭王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原号为芈八子,昭王即位后,芈八子改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之母。武王之母号惠文后,先武王死。

注解:

  • 穰侯:穰侯,即魏冉,字为魏厓,是秦昭王的母亲,即宣太后的弟弟。他的本家是楚国人,姓芈氏。在秦武王去世后,由于没有儿子,宣太后立其弟为昭王。昭王即位后,宣太后又改号芈八子为宣太后。
  • 昭王:昭王,即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秦国的一位重要君主。他是秦孝公的儿子,在位期间,秦国国力强盛,对外扩张频繁。
  • 母宣太后:母宣太后,即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她原名芈八子,后因与武王的关系被改称为宣太后。宣太后在昭王即位后成为秦国的实际掌权者。
  • 芈氏:芈氏,即魏冉的家族姓氏。在中国古代,姓氏通常来源于祖先的名字或部落名称。芈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属于芈姓族群。
  • 楚国: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衰落。楚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 芈戎:芈戎,即华阳君,秦昭襄王的同母兄弟之一。他后来被立为秦国的君主。
  • 樗里子:樗里子,即公孙衍,是秦昭襄王的重要辅佐之一。他在秦昭襄王时期担任丞相,对秦国的政治和军事都有重要影响。

赏析:

《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穰侯列传》是一篇记录秦国历史人物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叙述魏冉(穰侯)的政治生涯和他对秦国的贡献,展示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强大和魏冉作为政治家的卓越才能。魏冉不仅是秦昭王的亲舅舅,还是秦国东扩和削弱其他诸侯国的主要力量之一。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对秦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篇文章不仅反映了魏冉的个人经历,还揭示了当时秦国政治权力的运作模式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通过对这篇历史的详细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的复杂国际关系和权力争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