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穰侯益封。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弊晋、楚,而后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策也,必死,安能弊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晋、楚,晋、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天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译文:
明年夏天,魏国背叛秦国,与齐国结为亲善国家。秦国派遣穰侯白起讨伐魏国,斩杀敌军四万人,赶走了魏国将领暴鸢,夺取了魏国的三个县邑。穰侯的食邑因而增加。
下一年,穰侯白起客卿胡阳又率领赵国、韩国、魏国的军队进攻其它三国,在华阳之下打败芒卯军队,斩首十万人,夺取魏地三县和赵氏观津。并和赵军一起围攻观津,给赵国增加兵力,共同伐齐。齐襄王感到畏惧,派苏代向穰侯写信说:“我听说往来的人们谈论着说‘秦国将增加赵国的甲士四万人以便攻打齐国’,我相信我的君王说‘秦王英明而熟知策略,穰侯聪明而熟悉事务,一定不会增加赵国甲士四万以攻打齐国’。这是为何呢?这三个晋国是秦国的仇敌,他们互相背弃、互相欺骗,并不表示不信任或没有作为。如今攻破齐国来使赵国更加肥壮,赵国是秦国的仇敌,不利于秦国自身。这是一。秦国的谋臣们必定会说‘攻破齐国,消耗晋、楚两国的力量,然后才能制服晋、楚两国的胜利’。齐国是个疲惫的国家,以天下之势攻打齐国,就像用千钧之弩射决溃决的破布一样,必然会被杀死,哪里能消耗晋、楚两国的力量呢?这是二。秦国少出兵,那么晋、楚两国就不会信任秦国;多出兵,那么晋、楚两国就会受秦国控制。齐国害怕,不跑秦,就一定会逃到晋国、楚国那里。这是三。秦国割让齐国的土地来讨好晋国、楚国,晋国、楚国用武力对待秦国,秦国反而成为敌人。这是四。晋国、楚国用秦国的计划去算计齐国,以齐国的策略算计秦国,为什么晋国、楚国的智慧而秦国、齐国的愚笨?这是五。因此得到安邑就可以对晋国、楚国友好,也必定不会有祸患。秦国有安邑,韩氏就一定没有上党了。取得天下的心脏和脏腑,与出兵而担忧不能回来相比,哪个更有利?所以我所以说秦王英明而熟知策略,穰侯聪明而熟悉事务,一定不会增加赵国甲士四万以攻打齐国。”于是穰侯白起不出兵作战,引兵回国。
注解:
-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 原文解释:穰侯魏冉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他的祖先来自楚国,姓芈。
-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
- 原文解释:秦武王去世后,没有儿子,立他的弟弟为昭王。昭王的母亲原名为羋八子,等到昭王即位后,羋八子被称为宣太后。宣太后不是武王的生母。武王的母亲称为惠文后,先于武王去世。
- 穰侯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 原文解释:穰侯魏冉最为贤能,自秦惠王、武王时期就开始担任要职并处理政事。
-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原文解释:昭王第七年,樗里子去世,于是派泾阳君到齐国做人质。
-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
- 原文解释:穰侯魏冉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他的先祖来自楚国,姓芈。秦武王去世后,没有儿子,立他的弟弟为昭王。昭王的母亲原名为羋八子,等到昭王即位后,羋八子被称为宣太后。宣太后不是武王的生母。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先于武王去世。
- 明年夏天,魏国背叛秦国,与齐国结为亲善国家。秦国派遣穰侯白起讨伐魏国,斩杀敌军四万人,赶走了魏国将领暴鸢,夺取了魏国的三个县邑。穰侯的食邑因而增加。
- 原文解释:第二年,魏国背叛秦国并和齐国交好。秦国派遣穰侯白起讨伐魏国,杀死四万敌军,赶走魏国将领暴鸢,占领魏国三个县邑。穰侯的食邑因此增加。
- 明年,穰侯白起客卿胡阳又率领赵、韩、魏三国的军队进攻其它三国,在华阳之下打败芒卯军队,斩首十万人,夺取魏地三县和赵氏观津。并和赵军一起围攻观津,给赵国增加兵力,共同伐齐。齐襄王感到畏惧,派苏代向穰侯写信说:“我听说往来的人们谈论着说‘秦国将增加赵国的甲士四万人以便攻打齐国’,我相信我的君王说‘秦王英明而熟知策略,穰侯聪明而熟悉事务,一定不会增加赵国甲士四万以攻打齐国’。这是为何呢?这三个晋国是秦国的仇敌,他们互相背弃、互相欺骗,并不表示不信任或没有作为。如今攻破齐国来使赵国更加肥壮,赵国是秦的仇敌,不利于秦国自身。这是一。秦国的谋臣们必定会说‘攻破齐国,消耗晋、楚两国的力量,然后才能制服晋、楚两国的胜利’。齐国是个疲惫的国家,以天下之势攻打齐国,就像用千钧之弩射决溃决的破布一样,必然会被杀死,哪里能消耗晋、楚两国的力量呢?这是二。秦国少出兵,那么晋、楚两国就不会信任秦国;多出兵,那么晋、楚两国就会受秦国控制。齐国害怕,不跑秦,就一定会逃到晋国、楚国那里。这是三。秦国割让齐国的土地来讨好晋国、楚国,晋国、楚国用武力对待秦国,秦国反而成为敌人。这是四。晋国、楚国用秦国的计划去算计齐国,以齐国的策略算计秦国,为什么晋国、楚国的智慧而秦国、齐国的愚笨?这是五。因此得到安邑就可以对晋国、楚国友好,也必定不会有祸患。秦国有安邑,韩氏就一定没有上党了。取得天下的心脏和脏腑,与出兵而担忧不能回来相比,哪个更有利?所以我所以说秦王英明而熟知策略,穰侯聪明而熟悉事务,一定不会增加赵国甲士四万人以攻打齐国。”于是穰侯白起不出兵作战,引兵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