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暮春代谢,朱明达时。蚕人告讫,舍罢献丝。或黄或白,蜜蜡凝脂。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揽床帷。动摇多容,俯仰生姿。

【注释】

于是:于是,指春天。

代谢:交替,轮替。

朱明: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

蚕人告讫:告诉养蚕的人停止养蚕。

舍罢献丝:结束养蚕后把蚕茧献给官府。

或黄或白:有的发黄,有的发白。

蜜蜡凝脂:形容丝的颜色鲜亮,像蜜和蜡一样。

纤纤静女:纤纤细腰的女子。

窈窕淑媛:文静美好的女子。

解鸣佩:解开装饰在腰间的玉珮。

释罗衣:脱掉华丽的衣裳。

披华幕:披上华丽的帷帐。

登神机:登上织布机。

乘轻杼:坐着纺线。

揽床帷:用手拉着床上的帷帐。

摇多容:动作多姿多变。

生姿:产生美丽的姿色。

【译文】

这时正是暮春季节,到了阳光最灿烂的时候。蚕农告诉人们停养蚕了,于是结束了养蚕的工作,将蚕茧献给官府。养蚕结束后,有的丝颜色呈黄色,有的为白色,就像蜜和蜡一样。细腰的姑娘坐在纺织机前,轻轻地拉动线轴,然后拿起床上的帷帐。她的动作多姿多变,一会儿俯身,一会仰头,姿态优美。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采桑织丝劳动场景的民歌。诗人通过对这一劳动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劳动人民朴实无华、勤劳勇敢的形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首句“于是暮春时节”,交代了时间背景,点明了季节。“朱明达时”即指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这是春天的一个特征。“蚕人告讫”“舍罢献丝”,说明春天到了,开始养蚕的季节到了。“或黄或白”,写丝的颜色。这里用“黄”与“白”来比喻不同种类的蚕所产不同的丝,色彩鲜艳。“纤纤静女”,“窈窕淑媛”都是对蚕农的称呼,表现了她们的美丽和文静。

下面四句是写缫丝的过程。“解鸣佩”、“释罗衣”是对蚕农劳作的形象化描写。“披华幕,登神机”是说蚕农们披上华丽的帷帐,坐上织布机,开始了一天的劳碌。“乘轻杼,揽床帷”是说她们坐着纺线,用手拉着床上的帷帐。

最后两句“动摇多姿,俯仰生姿”是说缫丝的过程动作多姿多变,一会儿俯身,一会儿仰头。这两句既写出了缫丝动作的特点,也写出了缫丝时丝线的柔美,以及丝线在织布机上的起伏变化。整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劳动妇女缫丝的场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