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曰:“知人。”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诗句: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
- 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译文:
孔子说:“仁爱就是爱人。”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年,有若回答说:“礼的作用在于和谐,这是先王之道的美妙之处。无论大小事情都取决于它,有些事情不能做到和谐;知道和谐了再加以协调,如果不遵循礼节,也不可行啊。”有若又说:“诚信接近于义,言辞可以重复;恭敬接近于礼,能够远离耻辱;因为不会失去亲人而亲近他人,也可以成为宗族。”
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们思念他,有若长相酷似孔子,学生们一起尊他为老师,就像尊敬先生一样。
一个学生进来说:“从前孔子出行,让弟子拿着雨具,结果果然下雨了。学生问道:‘老师怎么知道会下雨呢?’老师回答:‘《诗经》不是说吗?“月亮从毕宿分离出来,就要下大雨啦”昨天傍晚没有在毕宿出现吧?’后来果然不下雨。商瞿年纪大了没有儿子,他的妻子为他另娶了妻室。孔子让他去齐国,商瞿的母亲请求孔子允许她去。孔子说:‘不用担心,商瞿四十年后应该有五个儿子。’结果果然如此。请问老师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有若沉默无言无法回答。学生站起来说:“有子躲避着你,这不是你的座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