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敕:渎井,复民饬治,桐车马于渎上,东行道,表南北,各种一行梓。假夫子冢颜母井舍及鲁公冢守吏凡四人,月与佐除。

大周天授二年二月廿三日,金台观主马元贞,弟子杨景初、郭希玄奉敕于东岳作功德,便谒孔夫子之庙,题石记之。内品官杨君尚、欧阳智琮,宣德郎行兖州都督府仓曹参军事李叔度。

史晨碑赏析

《史晨碑》为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刻制,现存于汉魏碑刻陈列馆,是隶书书法作品。该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亦称《史晨前后碑》,通高207.5厘米,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其无额,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其中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

碑文端庄典雅,笔势中敛,行笔圆浑淳厚,被视为“八分正宗”,为后世临习之范本。此碑由蔡邕书写,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碑文记载了“臣晨,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的内容。史晨自称“臣晨”,长史臣谦则表达了他深深的忧虑和恐惧。他自感不能阐弘德政,恢崇一变,因此昼夜忧怖,累息屏营。

《史晨碑》的后碑内容与前碑相似但略有区别,也记述了类似的祭祀孔子的情况。这种双重结构使得后人在解读和理解历史事件时有了更多的视角和可能性。

《史晨碑》不仅是汉代隶书书法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汉代宗教、政治以及文化的重要物证。通过对它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