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来,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穀、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诸侯比境,周匝三垂,外接胡、越。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籓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枉过其正矣。虽然,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加,亡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

以下是《汉书·表·诸侯王表》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 译文: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国内刚刚平定,同姓宗室很少。
  • 注释:这里的“新定”指的是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或政治动荡后重新稳定下来。而“同姓寡少”则说明当时皇帝的直系亲属数量有限,这可能对后来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影响。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汉高祖时期国家刚刚起步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状况。
  1. 诗句:“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 译文:为了避免像秦朝那样因孤立无援而导致灭亡,于是划分了土地,设立了不同等级的爵位。
  • 注释:这里的“亡秦孤立之败”指的是秦始皇因为孤立无援而失败的历史教训。而“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则是指通过分封土地和建立不同等级的爵位制度来巩固中央政权。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汉高祖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即通过分封和爵位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1. 诗句:“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 译文:功臣被封为侯的人数超过一百,这些封侯的人都是王室子弟,大大扩展了九个国家。
  • 注释:这里的“侯者百有余邑”意味着有很多被封为侯的人拥有自己的领地。而“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则是指通过封赏功臣来巩固王室子弟的地位,并且扩大了九个国家的版图。
  • 赏析:这段诗句描述了汉朝初期通过分封制度来巩固政权和扩大疆域的情况。
  1. 诗句:“自雁门以来,尽辽阳,为燕、代”
  • 译文:从雁门郡开始,一直到辽阳地区,这些地方都属于燕国和代国。
  • 注释:这里的“自雁门以来”指的是从雁门郡开始的区域。而“尽辽阳”则是指延伸到辽阳地区。燕国和代国是西汉时期的两个边疆国家,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汉朝的北方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汉朝初期北方边境的安全形势以及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
  1. 诗句:“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
  • 译文:常山以南的地区,太行山转向东方,穿过黄河和济水到达海边,这些地方属于齐国和赵国。
  • 注释:这里的“太行左转”指的是太行山脉向东转弯的方向。而“度河、济”则是指渡过黄河和济水。齐国和赵国是西汉时期的两个边疆国家,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汉朝的南部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汉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汉朝初期南部边境的安全形势以及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
  1. 诗句:“穀、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
  • 译文:从穀水和泗水往南,占据了龟兹、蒙山等地,这些地方属于梁国和楚国。
  • 注释:这里的“穀、泗以往”指的是从穀水和泗水向南延伸的方向。而“奄有”则是指完全占有的意思。龟兹和蒙山是西汉时期的两个边疆城市,它们是汉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梁国和楚国则是西汉时期的两个边疆国家,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汉朝的南部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汉朝初期南部边境的安全形势以及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
  1. 诗句:“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
  • 译文:东面接壤江水和湖水,临近会稽山,这些地方属于楚国和吴国。
  • 注释:这里的“东带江、湖”指的是东面接壤江水和湖水。而“薄会稽”则是指靠近会稽山一带。楚国和吴国是西汉时期的两个边疆国家,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汉朝的东部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汉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汉朝初期东部边境的安全形势以及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
  1. 诗句:“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
  • 译文:北部与淮水毗邻,控制庐江、衡山等地,这些地方属于淮南国。
  • 注释:这里的“北界淮濒”指的是北部与淮水相邻。而“略庐、衡”则是指控制庐江和衡山一带。淮南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存在对于维护汉朝的北部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汉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汉朝初期北部边境的安全形势以及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

在分析上述诗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诗句中的描述反映了汉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和社会背景。当时的汉朝刚刚经历一场战争或政治动荡后重新稳定下来,为了巩固统治和扩展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分封土地和建立不同等级的爵位制度。

  2. 诗句中的地名和地理信息具有历史意义,它们代表了当时的政治实体和地理位置。例如,雁门、辽阳、燕国、代国、齐、赵等都是历史上存在的国家和地区的名称。

  3. 诗句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词汇,如“藩辅”、“屏藩”,这些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对某地区或某种制度的依赖和保护。例如,“藩辅”指的是辅助国家安定的边疆地区或者某种制度;而“屏藩”则是指保卫国土安全的边防要地。

《汉书·表·诸侯王表》是一篇重要的文献资料,它为我们研究汉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和社会背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依据,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诗人对历史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