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秦置。莽曰治亭。属兖州。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县二十二:濮阳,卫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颛顼虚。莽曰治亭。观,莽曰观治。聊城,顿丘,莽曰顺丘。发干,莽曰戢楯。范,莽曰建睦。茬平,莽曰功崇。东武阳,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过郡三,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博平,莽曰加睦。黎,莽曰黎治。清,莽曰清治。东阿,都尉治。离狐,莽曰瑞狐。临邑,有泲庙。莽曰穀城亭。利苗,须昌,故须句国,大昊后,风姓。寿良,蚩尤祠在西北泲上。有朐城。乐昌,阳平,白马,南燕,南燕国,姞姓,黄帝后。廪丘。
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属兖州。户二十九万六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五十万九千五十。县十七:陈留,鲁渠水首受狼汤渠,东至阳夏,入涡渠。小黄,成安,宁陵,莽曰康善。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二十一世简公为楚所灭。酸枣,东昏,莽曰东明。襄邑,有服官,莽曰襄平。外黄,都尉治。封丘,濮渠水首受泲,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过郡三,行六百三十里,长罗,侯国。莽曰惠泽。尉氏,傿,莽曰顺通。长垣,莽曰长固。平丘,济阳,莽曰济前。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三百六十里。
诗句:
东郡地,秦时建,
莽时改治亭,辖县二十二。
注释与译文:
- 诗句解读:
- “东郡,秦置。”:东郡在秦代就已经建立。
- “莽曰治亭。”:王莽时期将东郡改名为治亭。
- “属兖州。”:东郡隶属于兖州。
- “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东郡有四十万户和一亿六千五百多万的人口。
关键词解释:
“属兖州”:属于兖州刺史部管辖。
“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记录了东郡的具体人口数据。
译文:
东郡,是秦朝时期设立的行政区划,后来在王莽时期改名为治亭,隶属于兖州。东郡下辖二十二个县,包括濮阳、卫成公自楚丘徙此(濮阳)、故帝丘(颛顼虚)、观(观治)、聊城(顿丘)、发干(戢楯)、范(建睦)、茬平(功崇)、东武阳(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过郡三,行千二十里)、博平(加睦)、黎(黎治)、清(清治)、东阿(都尉治),离狐(瑞狐)、临邑(有泲庙)等,涵盖了从黄河到大海的广阔地域。
赏析:
《汉书》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记载和分析。其中,地理志上不仅详细记载了西汉末疆域政区的设置情况,而且通过转录《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全文,简述了前代政治地理的演变和发展。这些详实的资料不仅为我们了解汉代的地理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