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侯王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令。”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望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胜自立为将军,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兵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召三老豪桀会计事。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之社稷,功宜为王。”胜乃立为王,号张楚。于是诸郡县苦秦吏暴,皆杀其长吏,将以应胜。乃以广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胜、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侯王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令。”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望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胜自立为将军,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兵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召三老豪桀会计事。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之社稷,功宜为王。”胜乃立为王,号张楚。于是诸郡县苦秦吏暴,皆杀其长吏,将以应胜。乃以广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注释】: 胜、广:指陈胜和吴广。 阳城、阳夏:都是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佣耕:雇工耕种。 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的田埂上。 发闾左戍渔阳:征发贫民去戍守渔阳。 扶苏:秦始皇的儿子,曾被封为公子扶苏。 章邯:秦朝末年将领,后来成为项羽的对手。 胜:陈胜。 广:吴广。 太息:深叹。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将来富贵了,不要忘记曾经一起劳作的朋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目光短浅的人无法理解长远的大志。 度(duó):测量。 度以失期:按军法规定失去期限不归队要斩首。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即使逃亡或参与起义也会死。 天下苦秦久矣:天下人民深受秦国的暴政所苦。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目光短浅的人无法理解长远的大志。 项燕:战国时期楚国的名将。 爱士卒:爱护士兵。 怜:怜悯。
**赏析:** 《汉书·陈胜项籍传》是一篇反映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文献。其中记载了陈胜和吴广因不满秦朝暴政,联合起来领导起义的故事。陈胜和吴广两人都是出身贫苦的农民,他们通过共同劳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起义前夕策划了一系列行动来争取人心和力量。陈胜和吴广的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行动启发了后世无数反抗封建压迫的人们。
在这篇传记中,陈胜和吴广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面对秦朝的暴政,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反抗,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和力量来争取民众的支持,这也是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起义军的重要原因。
陈胜和吴广的起义最终未能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以及起义军的局限性。虽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推翻暴政,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也提醒着后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汉书·陈胜项籍传》不仅是一篇历史文献,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