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闻羽徙齐王市胶东,而立田都为齐王,大怒,不肯遣市之胶东,因以齐反,迎击都。都走楚。市畏羽,乃亡之胶东就国。荣怒,追杀之即墨,自立为齐王。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越乃击杀济北王田安。田荣遂并王三齐之地。时汉王还定三秦。羽闻汉并关中,且东,齐、梁畔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越败萧公角等。时,张良徇韩,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羽,羽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征兵九江王布,布称疾不行,使将将数千人往。

二年,羽阴使九江王布杀义帝。陈馀使张同、夏说说齐王荣,曰:“项王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且不听不义,愿大王资馀兵,使击常山,以复赵王,请以国为扞蔽。”齐王许之,因遣兵往。陈馀悉三县兵,与齐并力击常山,大破之。张耳走归汉。陈馀迎故赵王歇反之赵。赵王因立馀为代王。羽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降卒,系虏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所过残灭。齐人相聚而畔之。于是田荣弟横收得亡卒数万人,反城阳。羽因留,连战未能下。

下面是对《汉书·传·陈胜项籍传》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田荣与陈胜的对立
  • 背景介绍:田荣得知项羽移走齐王市胶东后,立田都为齐王,对此感到愤怒,因此拒绝派遣军队前往胶东。
  • 事件经过:田荣因不满项羽的行动而选择反抗,发动了对田都的攻击,并迎击项羽。
  • 结果影响:田荣成功自立为齐王,这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反项羽情绪,导致他联合其他力量以对抗项羽。
  1. 项羽的反击与逃亡
  • 策略部署:项羽听闻汉王平定三秦后,决定北上攻击齐国,以回应陈胜的叛变。
  • 军事行动:项羽派遣郑昌作为韩王以抵御汉军,同时命令萧公角等人攻打彭越。
  • 战略调整:项羽在得知陈胜败亡的消息后,暂时放弃了西进的计划,转而向北进攻齐地。
  • 征兵调动:项羽征兵要求九江王布出兵支援常山战役,但布称病未从,最终项羽亲自率领数千人前往战场。
  1. 张良与陈胜的关系
  • 书信往来:张良写信给项王,暗示陈胜已失职且意图收复关中地区,建议项王不要继续西征。
  • 书信内容:张良通过书信表达了对陈胜的支持,强调了陈胜的合法性以及项王应尊重陈胜的意愿。
  • 信件影响:由于张良的信件,项王暂时放下了西进的念头,转而向北攻击齐地。
  1. 陈馀的策略与行动
  • 策略制定:陈馀向齐王荣建议,应利用项王北征的机会,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楚国。
  • 具体行动:陈馀动员三县之兵与齐联手攻击常山,成功击败楚军。
  • 后续影响:此次行动使陈馀在齐地获得了更高的声望,也为日后与项王的冲突埋下伏笔。
  1. 陈胜的失败与流亡
  • 起义失败:陈胜未能有效统一六国,反而被叛徒张耳所灭。
  • 流亡至赵:陈胜逃往赵国,但很快被赵王所杀。
  • 余部命运:陈胜的部下张耳在逃亡过程中返回汉朝,并在后来的战争中为刘邦效力。
  1. 田荣的军事决策与发展
  • 响应陈胜:田荣在得知陈胜起兵后,迅速响应并与之结盟。
  • 军事扩张:田荣不仅与陈胜结盟,还积极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包括占领燕、代等地。
  1. 田横的崛起与叛乱
  • 势力崛起:田荣的弟弟田横收集残兵,重新集结于城阳,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 抵抗项羽:田横拒绝接受项羽的统治,坚持独立自主的治国理念。
  1. 项羽的战略转变与失败
  • 战略调整:项羽在多次尝试进攻未能成功后,决定留驻城阳,未能攻克。
  • 民心丧失:项羽在城阳的连战连连失利,导致民众对其失去信心和支持。
  1. 田荣的政治手腕与决断
  • 政治联姻:田荣在处理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时,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如联姻、结盟等手段。
  • 军事指挥:田荣不仅在政治上有远见,而且在军事上也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勇气,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迅速作出反应,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这段历史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汉书·传·陈胜项籍传》不仅是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也提供了关于领导力、政治策略和军事才能的宝贵见解。通过对这些关键事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变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