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道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夏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
诗句与译文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
关键词:初立、召见
翻译:汉文帝刚即位时,他召见了季布。
注释:这里指汉文帝在位初期。
“何足以知之”:
关键词:知、长者
翻译:我怎么能知道天下有诚信敦厚的人呢?
注释:表示季布自谦。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
关键词:孟舒、免
翻译:这个时候,孟舒因为匈奴大举入侵云中而被迫免职。
注释:描述了孟舒因军务失败而被免职。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
关键词:置、孟舒、云中
翻译:皇上说:“先帝安置孟舒在云中十多年了。”
注释:强调时间之长和孟舒的忠诚。
“夫贯高等谋反”:
关键词:贯高
翻译:贯高处谋划造反。
注释:描述贯高的反叛行为。
“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关键词:战死、士卒
翻译:因为没有及时制止,几百名士兵战死了。
注释:说明当时军队的困境。
“长者固杀人乎”:
关键词:长者、杀人
翻译:孟舒确实是一个会杀人的人吗?
注释:表达疑问,认为孟舒可能有过激反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文帝时期对诚信和忠诚人物的重视。季布、栾布和田叔的故事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品质和遭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环境。季布虽被误解为“长者”,但他的行为显示了他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过于冲动。而孟舒的情况则展示了忠诚与责任的重要性。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它们也启示我们关于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判断的困难。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人物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展现其性格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