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隐王如意,九年位。四年,高祖崩,吕太后征王到长安,鸩杀之。无子,绝。
赵幽王友,十一年立为淮阳王。赵隐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友王赵,凡立十四年。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怒去,谗之于太后曰:“王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国守之,不得食。其群臣或窃馈之,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遂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
高后崩,孝文即位,立幽王子遂为赵王。二年,有司请立皇子为王。上曰:“赵幽王幽死,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弟辟强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皆可王。”于是取赵之河间立辟强,是为河间文王。文王立十三年薨,子哀王福嗣。一年薨,无子,国除。
赵隐王如意,九年位。四年,高祖崩,吕太后征王到长安,鸩杀之。无子,绝。
赵幽王友,十一年立为淮阳王。赵隐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友王赵,凡立十四年。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怒去,谗之于太后曰:“王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国守之,不得食。其群臣或窃馈之,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 托天报仇!”遂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
《汉书·高五王传》是记载了汉朝五位王子的历史文献,其中涉及的赵隐王如意、赵幽王友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赵隐王如意因被吕太后毒害而亡,他生前无子,导致他的王位被吕氏家族继承。赵幽王友则经历了从被封为淮阳王到被废的波折,他在位十四年期间,由于偏爱其他姬妾而被诸吕家族排挤,最终在被谗言陷害后被迫自杀,他的死亡进一步加剧了吕氏家族的权力巩固。
这两件悲惨的历史事件不仅揭示了古代宫廷斗争的残酷和复杂,还展示了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同时,这些历史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家族间的恩怨情仇,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阅读《汉书·高五王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及其带来的悲剧。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和社会制度的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