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初,勃之益封,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脸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勃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
勃复就国,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子胜之嗣,尚公主不相中,坐杀人,死,国绝。一年,文帝乃择勃子贤者河内太守亚夫复为侯。
汉书·传·张陈王周传
解读历史故事,领略古代英雄风采
- 前言
- 张陈王周传概述
- 班固作品《汉书》简介
- 本传与司马迁《史记》关联
- 张良生平与早期生活
- 字子房及家族背景介绍
- 大父开地及其在韩国政坛成就
- 父亲平的官职和对韩影响
- 秦灭韩与张家命运转折
- 韩破后家族财产损失
- 张良年少时期经历
- 张家僮仆三百人数量说明
- 张良政治生涯与军事才能展示
- 未仕前的生活与思想准备
- 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功绩
- 与刘邦关系及政治地位提升
- 周勃父子政治风波
- 周勃生平简介及其政治地位
- 与张良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 文帝朝审案过程与结果
- 汉文帝朝政治决策与张良角色
- 文帝朝政治背景
- 文帝处理政治案件态度
- 张良作为证人与证言
- 张良复国与家族结局
- 张良复国经过及原因
- 张氏后代继承封爵情况
- 张良去世后评价与影响
- 结语:历史启示与人物价值
- 历史事件对后世影响分析
- 张良、周勃等历史人物精神价值
-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