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果饿死。死后,上乃封王信为盖侯。至平帝元始二年,继绝世,复封勃玄孙之子恭为绛侯,千户。
赞曰: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廷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周勃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吕,立孝文,为汉伊、周,何其盛也!始吕后问宰相,高祖曰:“陈平智有余,王陵少憨,可以佐之;安刘氏者必勃也。”又问其次,云“过此以后,非乃所及”。终皆如言,圣矣夫!
诗句
亚夫果饿死。死后,上乃封王信为盖侯。至平帝元始二年,继绝世,复封勃玄孙之子恭为绛侯,千户。
译文
张良果然饿死了。张良去世后,皇帝才将王信封为盖侯。到平帝元始二年,继承绝嗣,再次封勃的玄孙的儿子恭为绛侯,拥有一千户食邑。
注释
- 亚夫: 指张良,西汉时期的重要谋士,因智勇双全而闻名。
- 饿死: 表示张良英年早逝,未能看到汉朝的繁荣昌盛。
- 盖侯: 古代的一种侯爵称号,此处泛指封赏。
- 绛侯: 古代的一种侯爵称号,此处指恭被封为绛侯。
- 元始二年: 汉平帝刘衎在位的时间,是王莽篡汉前的最后一任皇帝。
- 继绝世: 恢复已绝嗣的家族地位。
- 玄孙: 指的是祖先的孙子。
- 绛侯之子恭: 指的是恭,绛侯的后代。
- 千户: 古代的一种爵位名,此处泛指食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张良、陈平和王陵等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张良作为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其智慧和忠诚令人钦佩;陈平虽然出身低微,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成为汉初的杰出谋臣;王陵则以刚正不阿著称于世。这些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吕后、高祖刘邦、陈平等历史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轨迹。此外,诗中所表达的对忠臣、智者的赞扬和对阴谋家、小人的批判,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和邪恶的认识。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与评价,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矛盾冲突的历史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