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武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郊,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人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上恐太后诛夫,徙夫为燕相。数岁,坐法免,家居长安。
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势在己之右,欲必陵之;士在己左,愈贫贱,尤益礼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波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夫家居,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窦婴失势,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夫亦得婴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之晚。
诗句解读及赏析
第一句
注释: 颍阴侯,指的是灌夫。他曾经是汉朝的郎中将,后来因犯法被贬,回到长安家中。
第二、三句
译文: 几年后,灌夫再次因为法律问题被赶出家门,回到了京城长安。此时,许多公卿贵人都称赞他,因此他得以复职,担任了代国的相国。
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
译文: 汉武帝即位后,考虑到淮阳是天下的交通要道,且有强大的兵力驻扎,因此决定调灌夫去淮阳做太守。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太仆。
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
译文: 在与长乐卫尉窦甫饮酒时,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皇后的弟弟窦甫。武帝担心太后会责罚灌夫,于是将他调往燕国任宰相。但数月后,由于触犯法律而被免官,回到长安居住。
第四十二、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
译文: 灌夫为人刚直不阿,酒性难耐,不喜欢阿谀奉承。贵族和权贵在他前面,他想要羞辱他们;而那些地位较低的士人,他却越发尊重,平等对待。在热闹的场合中,他总是推荐宠爱下属,甚至对下辈也给予恩惠。因此,他的名声在士人中广泛传播。
第六十五、第六十六
译文: 灌夫不喜欢文学修养,却喜欢结交侠义之士,并且一旦许下诺言,就一定兑现。他与交往的人大多是豪杰大猾之辈。家中财产数以千万计,门客每天多达数百人。灌夫还拥有大片的水塘田庄和宗族宾客作为权利中心,控制着横溢于颍川地区的势力。颍川的人们编成儿歌说:“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第八十
译文: 灌夫回到家里之后,他的家族和朝廷中的卿相侍中宾客们渐渐疏远了。当窦婴失去权势之后,也想依靠灌夫来排挤那些曾经是他仰慕之人。而灌夫则通过窦婴的关系,得以跻身于列侯宗室之中,获得了名望和声望。两人互相援引重用,彼此之间像父子一样亲密无间,感情深厚,从未满足过。两人都感叹相识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