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故高渐离击筑易水之上,荆轲为之低而不食;雍门子壹微吟,孟尝君为之于邑。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陈、蔡。此乃烝庶之风成,增积之生害也。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纷惊逢罗,潸然出涕。
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明月曜夜,蚊虻宵见。然云蒸列布,沓冥昼昏;尘埃布覆,昧不见泰山。何则?物有蔽之也。今臣雍阏不得闻,谗言之徒蜂生,道辽路远,曾莫为臣闻,臣窃自悲也。
臣闻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则?所托者然也。臣虽薄也,得蒙肺附;位虽卑也,得为东藩,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斯伯奇所以流离,比干所以横分也。《诗》云“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唯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臣之谓也。
诗句
- 臣闻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 - 这句表达悲伤与思念是难以用泪水和叹息来表达的深沉情感。
- 故高渐离击筑易水之上,荆轲为之低而不食;雍门子壹微吟,孟尝君为之于邑。 - 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他们因内心的痛苦或忧虑而暂时抑制自己的情绪。
- 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 表达了作者长期积累的情感,即使是微小的声音也能引发强烈的感情反应。
- 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 使用夸张的比喻说明群体行为的巨大力量可以轻易改变事物的本质。
- 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陈、蔡。 - 引用历史故事,强调了逆境中保持信念的重要性。
- 此乃烝庶之风成,增积之生害也。 - 指出社会风气和个人行为的累积会对人造成负面影响。
- 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纷惊逢罗,潸然出涕。 - 描述了个人在公众舆论面前的无助感和恐惧。
- 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明月曜夜,蚊虻宵见。然云蒸列布,沓冥昼昏;尘埃布覆,昧不见泰山。何则?物有蔽之也。 - 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不同情况,指出环境对人的影响。
- 今臣雍阏不得闻,谗言之徒蜂生,道辽路远,曾莫为臣闻,臣窃自悲也。 - 表达了对孤立无援和信息闭塞的感受,以及对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悲哀。
- 臣闻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则?所托者然也。臣虽薄也,得蒙肺附;位虽卑也,得为东藩,属又称兄。 - 引用古代典故说明即使地位卑微也有被重视的可能。
- 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 - 批评了朝廷中的朋党之争和内部纷争。
- 斯伯奇所以流离,比干所以横分也。《诗》云“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唯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臣之谓也。 - 通过《诗经》引用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忧愁和不安,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
译文
臣闻悲伤者不能为流泪,思考者不能为叹息。因此高渐离在易水边弹奏,荆轲为此低头却不吃食;雍门子壹微吟时孟尝君为他设宴。现在我的内心纠结已久,每当听到微弱的声音,就不知如何哭泣。
众志可断山,蚊群能起雷;朋党把持老虎,十人合力折断车辕。因此文王被囚禁于内室,孔子被困在陈国、蔡国。这全是百姓风气造成的,积累的怨恨导致损害。我远离朝廷,没有人为我说话,众人的诽谤就像金钱一样堆积,我的声誉像骨头一般被磨灭。谣言纷飞,如同鸟翅扇动,使我惊恐万分,泪流满面。
臣听说太阳的光线照耀一切地方,阴暗处都能照到;月亮的光芒照亮夜晚,小虫也能看见。但云层聚集,白天昏暗;尘土飞扬,无法看清远处的泰山。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些东西遮挡了它。如今臣被隔绝在外,听不到任何风声,小人如蜂涌而至,道路遥远,从未有人替我发声。我私下感到悲哀。
臣听说过老鼠窝不用水灌,屋中的老鼠也不用熏香。为什么?那是因为它们有所依靠。臣虽然地位低微,却得到了皇上的信任;虽然官位卑微,却被任为东方边境的长官,受到尊称兄长。如今群臣没有亲属关系,像一根细丝那样微不足道,他们在一起结成党派互相攻击,朋友之间互相支持。使宗室贵族被排挤,骨肉兄弟的关系变得疏远。这就是伯奇之所以流离失所,比干因此而被剖腹取心。《诗》上说:“我内心忧郁不已,犹如捣衣时的心急难安;偶尔小憩长叹片刻,惟恐衰老到来;心中的痛苦让我头痒如刀。”这就是我说的。
赏析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古代士人面对政治压力和社会偏见时的无奈与挣扎。通过对古代典故的使用,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而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