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为国虎臣,遭世承平,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长子通为护羌校尉,中子遵函谷关都尉,少子茂水衡都尉出为郡守,皆有将帅之风。宗族支属至二千石者十余人。
元始中,安汉公王莽秉政,见庆忌本大将军凤所成,三子皆能,欲亲厚之。是时,莽方立威柄,用甄丰、甄邯以自助,丰、邯新贵,威震朝廷。水衡都尉茂自见名臣子孙,兄弟并列,不甚诎事两甄。时,平帝幼,外家卫氏不得在京师,而护羌校尉通长子次兄素与帝从舅卫子伯相善,两人俱游侠,宾客甚盛。及吕宽事起,莽诛卫氏。两甄构言诸辛阴与卫子伯为心腹,有背恩不说安汉公之谋。于是司直陈崇举奏其宗亲陇西辛兴等侵陵百姓,威行州郡。莽遂按通父子、遵、茂兄弟及南郡太守辛伯等,皆诛杀之。辛氏繇是废。庆忌本狄道人,为将军,徙昌陵。昌陵罢,留长安。
赵充国辛庆忌传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汉书·传·赵充国辛庆忌传”:此句为引用《汉书》中的特定篇章,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来源于班固的历史叙述。
- “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描述赵充国的基本出身背景和籍贯,强调其来自陇西地区的上邽。
- “后徙金城邻居”:说明赵充国后来的迁移地点是金城,即今甘肃省兰州市附近。
- “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讲述赵充国最初的身份是骑士,因其家族背景和良好的军事训练而得以入选羽林。
- “为人沉勇有大略”:形容赵充国的特质——深沉勇敢且具有远见卓识。
- “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指出赵充国年少时便表现出对军事将领的尊敬及对军事策略的学习兴趣,并通晓四方边境事务。
- “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叙述汉武帝时期,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出击匈奴,在激烈的战斗中成功解围的经历。
- “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描述赵充国在战斗中遭受重伤,最终由贰师将军上报皇帝,被召至皇宫。
- “武帝亲见其创,嗟叹之,拜为中朗,迁车骑将军长史”:反映汉武帝对赵充国伤口的关注及其随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长史的事迹。
- “昭帝时,武都氐人反,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将兵击定之,迁中郎将,将屯上谷,还为水衡都尉”:叙述了昭帝时期,赵充国作为大将军和护军都尉参与平定武都氐人的叛乱,以及后来的晋升过程。
注释与赏析
赵充国的故事反映了汉代边疆政策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他的一生见证了汉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复杂互动,包括军事对抗和和平协商。赵充国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手腕使他成为了汉朝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勇气和才智的赞扬,也是对国家统一和文化包容性的一种体现。通过他的生活和成就,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