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是岁,神爵二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
”`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是岁,神爵二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
注释:
- 周衰:指西周衰落时期。
- 戎狄: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 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是古代中国的西北边陲要地。
- 汉武帝:即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
- 张骞:西汉时期的外交家和探险家,被派遣出使西域,开启了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 骠骑将军:即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在位),西汉时期的杰出将领,曾多次出征匈奴。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 敦煌:位于今天中国甘肃省的敦煌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 盐泽:古地名,位于敦煌西南约350公里处。
- 鄯善: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天的新疆楼兰附近。
- 日逐王:古代西域的一个部落酋长,后来投降汉朝。
- 郑吉:汉代官员,曾担任过都护。
- 神爵二年:汉武帝时期一个具体的年份。
- 僮仆都尉:负责屯田和边防管理的官职。
- 乌垒城:汉代西域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天新疆轮台县。
- 阳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境内。
- 渠犁: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
赏析:
《汉书》中的《西域传》,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详细记录了汉朝时期对西域的管理和开发情况。从西汉的建立到汉武帝时期,西域逐渐成为汉朝的边疆地区,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策略,使得西域诸国逐渐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段历史的记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边疆政策、文化交流以及对外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