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桀子安取霍光女,结婚相亲,光每休沐出,桀常代光入决事。昭帝始立,年八岁,帝长姊鄂邑盖长公主居禁中,共养帝。盖主私近子客河间丁外人。上与大将军闻之,不绝主欢,有诏外人侍长主。长主内周阳氏女,令配耦帝。时上官安有女,即霍光外孙,安因光欲内之。光以为尚幼,不听。安素与丁外人善,说外人曰:“闻长主内女,安子容貌端正,诚因长主时得入为后,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于足下,汉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足下何忧不封侯乎?”外人喜,言于长主。长主以为然,诏召安女入为婕妤,安为骑都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
安以后父封桑乐侯,食邑千五百户,迁车骑将军,日以骄淫。受赐殿中,出对宾客言:“与我婿饮,大乐!”见其服饰,使人归,欲自烧物。安醉则裸行内,与后母及父诸良人、侍御皆乱。子病死,仰而骂天。数守大将军光,为丁外人求侯,及桀欲妄官禄外人,光执正,皆不听。又桀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阑入殿中,下狱当死。冬月且尽,盖主为充国入马二十匹赎罪,乃得减死论。于是桀、安父子深怨光而重德盖主。知燕王旦帝兄,不得立,亦怨望,桀、安即记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为丁外人求侯。燕王大喜,上书称:“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今臣与陛下独有长公主为姊,陛下幸使丁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号。”书奏,上以问光,光执不许。及告光罪过,上又疑之,愈亲光而疏桀、安。桀安浸恚,遂结党与谋杀光,诱征燕王至而诛之,因废帝而立桀。或曰:“当如皇后何?”安曰:“逐麋之狗,当顾菟邪!且用皇后为尊,一旦人主意有所移,虽欲为家人亦不可得,此百世之一时也。”事发觉,燕王、盖主皆自杀。语在《霍光传》。
根据您提供的文本内容,我无法找到有关燕王自杀的直接信息。文本主要描述的是霍光及其家族与外戚的关系,以及上官桀和安因权力斗争的故事。然而,文本中确实提到了燕王因被卷入政治阴谋而自杀的情况,这一信息与您的需求相关。
- 燕王因被卷入政治阴谋而自杀:燕王旦是汉昭帝的兄长,但由于其地位未得到确认,他感到不满并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一事件可能与霍光、上官桀等人的政治斗争有关。
- 霍光、上官桀与丁外人之间的关系:霍光是霍去病的后代,被封为桑乐侯,食邑达一千五百户。他曾任车骑将军。上官桀与丁外人关系密切,曾劝说丁外人求封侯。当燕王得知此事后,上书称“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今臣与陛下独有长公主为姊,陛下幸使丁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号。”燕王因此得到了提升为婕妤的机会。霍光对此表示反对,但最终未能阻止。燕王因被卷入政治阴谋而自杀。
- 上官桀与安的父子深怨霍光:上官桀和安都因为权力斗争而对霍光产生怨恨。他们试图通过拉拢燕王来谋害霍光,甚至企图诱使燕王入宫杀害霍光。在失败后,他们决定废黜皇帝,立桀为帝。
- 燕王的死与燕王自杀有关:燕王的死与燕王的自杀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燕王因被卷入政治阴谋而自杀,这可能与他与上官桀和安之间的权力斗争有关。燕王死后,霍光得以继续掌权,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根据您提供的文本内容,燕王自杀的原因与燕王被卷入政治阴谋密切相关。燕王后来因被卷入政治阴谋而自杀,这也反映了燕王与其他政治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由于您提供的文本内容有限且没有明确提及燕王自杀的具体原因,我无法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建议您查阅更多的历史文献或相关史料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同时,您还可以参考其他历史资料,如《汉书》或其他史书,以获得更多关于燕王自杀的背景和原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