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诗句: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
译文:先前有官员上奏,想要增加百姓赋税三十亿资助边防作战,这样做是为了加重贫困、弱小和孤独之人的负担。而现在又请求派遣士兵去田轮台屯田,以供给军需。
注释:有司,指朝廷中负责某项事务的部门。益,增加或补助。边用,指边疆地区的军事需要。遣卒,派遣士兵。田,这里指屯田,即在边远地区开荒种地,以解决军粮问题。
赏析:此诗描述了古代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军事支出以及农民负担的关切。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措施,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国家财政压力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政府在处理边疆问题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