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梨,城都尉一人,户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胜兵百五十人。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西有河,至龟兹五百八十里。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上既悔远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采缯,可以易谷食,宜给足不乏。臣愚以为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地形,通利沟渠,务使以时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属校尉,事有便宜,因骑置以闻。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为便。臣谨遣征事臣昌分部行边,严敕太守、都尉明烽火,选士马,谨斥候,蓄茭草。愿陛下遣使使西国,以安其意。臣昧死请。”

诗句翻译及注释

渠梨,城都尉一人,户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胜兵百五十人。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西有河,至龟兹五百八十里。    
    
渠梨城由一位城都尉领导,共有100多户和1480人,拥有150名常备士兵。该城位于中国的东北方向,分别与尉犁、东南的且末以及南部的精绝接壤。向西是黄河,到龟兹的距离为580里。    

注释:

  • “渠梨”,地名,可能是今天的新疆地区。
  • “城都尉一人”,指渠梨城的行政长官。
  • “户百三十”,说明渠梨城的户籍人口约为130户。
  • “口千四百八十”,表示渠梨城的总人口约为1480人。
  • “胜兵”,即军队数量,此处指150人。
  • “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描述渠梨城地理位置,东边与尉犁接壤,南方与精绝相邻。
  • “西有河”,指出渠梨城西边有河流存在。
  • “至龟兹五百八十里”,表明从渠梨城到龟兹国大约有580里。

译文

渠梨城是一个由一任城都尉领导的城市,有100多户人家和1480人,城内驻扎着大约150名士兵。这个城市位于中国东北方向,与尉犁、西南的且末以及南方的精绝接壤。向东是一条河,而从渠梨到距离约580里的龟兹国,需要跨越这道自然障碍。

赏析

此诗反映了汉代对西域地区的管理与控制,展示了一个古代小国的行政管理结构及其周边地理环境。通过描绘渠梨城及其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感受到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及汉朝在西域的深远影响。此外,诗歌也展现了边疆军事力量的配置以及对周边国家的战略考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