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帝于是免新成侯赵钦、钦兄子成阳侯,皆为庶人,将家属徙辽西郡。时议郎耿育上疏言:

臣闻继嗣失统,废适立庶,圣人法禁,古今至戒。然大怕见历知适,逡循固让,委身吴粤,权变所设,不计常法,致位王季,以崇圣嗣,卒有天下,子孙承业,七八百载,功冠三王,道德最备,是以尊号追及大王。故世必有非常之变,然后乃有非常之谋。孝成皇帝自知继嗣不以时立,念虽末有皇子,万岁之后未能持国,权柄之重,制于女主,女主骄盛则耆欲无极,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世无周公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倾乱天下。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怀独见之明,内断于身,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乃反覆校省内,暴露私燕,诬污先帝倾惑之过,成结宠妾妒媚之诛,甚失贤圣远见之明,逆负先帝忧国之意。

诗句

哀帝于是免新成侯赵钦、钦兄子成阳侯,皆为庶人,将家属徙辽西郡。

译文

在汉朝哀帝时期,因为赵钦和新成侯的爵位被免去,以及其兄之子成阳侯也被废黜成为庶民,他们被命令带领家属迁至辽西郡。

注释

  • 哀帝:汉朝皇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前1)的年号。
  • 新成侯:封地在新城县,是汉朝时期的一个侯爵。
  • :赵钦的字。
  • 成阳侯:封地在成阳县,也是汉朝时期的一个侯爵。
  • 庶人:指没有爵位的人,地位低下的平民。
  • 迁徙:迁移人口到某个地方。
  • 辽西郡:汉朝时的一个郡,位于今天的辽宁省西部。
  • 议郎:汉朝的一种官职,负责议论国家大事。
  • 耿育:汉朝时的官员,曾上疏陈述意见。
  • 历知适:意思是了解继承皇位的正确人选。
  • 逡循固让:原意为退让不前,此处比喻犹豫不决。
  • 吴粤: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权变所设: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 王季:指周朝的文王。
  • 七八百载:形容时间非常长。
  • 追及大王:意为尊崇的封号达到与大王相等的地位。
  • 周公:即姬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初的重要政治家,辅政者之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哀帝时期的人事变动,反映了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诗中提及的赵钦和新成侯的废黜,以及他们的迁徙,体现了朝廷对于权力继承的谨慎态度和对于稳定政权的考虑。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贤圣君主的尊敬。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示了汉代宫廷内部的权力博弈和人性的复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