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二月,雷。

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行皇天之威,罚于知之身。惟知先祖故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累世忠孝,保塞守徼,不忍以一知之罪,灭稽侯犭册之世。今分匈奴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稽侯犭册子孙十五人为单于。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诸匈奴人当坐虏知之法者,皆赦除之”。遣五威将军苗、虎贲将军王况出五原,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振武将军王嘉、平狄将军王萌出代郡,相威将军李棽、镇远将军李翁出西河,诛貉将军阳俊、讨秽将军严尤出渔阳,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转众郡委输五大夫衣裘、兵器、粮食,长吏送自负海江淮至北边,使者驰传督趣,以军兴法从事,天下骚动。先至者屯边郡,须皆具乃同时出。

诗句解析及翻译#### 1. 冬十二月,雷

  • 注释: “冬十二月”指的是古代历法中的冬季月份的第十二天。
  • 译文: 冬月的第十二天,发生了雷击事件。

2. 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

  • 注释: “降奴服于”是对新单于的名字。
  • 译文: 王莽将新任命的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

3. 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

  • 注释: “降奴服于”是王莽对新单于的称呼。
  • 译文: 王莽指责新单于“降奴服于”知晓并侮辱了五常(五行),背叛了汉朝,侵犯了西域,甚至影响到边境安全,给百姓造成了巨大伤害。因此,他的罪行应当被消灭。

4. 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行皇天之威,罚于知之身。

  • 注释: “立国将军”、“十道并出”都是指派遣的军队。
  • 译文: 他命令立国将军孙建以及其他将领一起出兵,共有十二将,分为十路,共同执行皇帝的意志,惩罚这个错误的人。

5. 惟知先祖故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累世忠孝,保塞守徼,不忍以一知之罪,灭稽侯犭册之世。

  • 注释: “稽侯犭册”是呼韩邪单于的称号。
  • 译文: 只有知道先祖曾经是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并且世世代代忠诚孝顺,坚守边疆,保护边疆安全,不忍心因为一个错误的罪名而毁灭这个家族。

6. 今分匈奴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稽侯犭册子孙十五人为单于。

  • 注释: “立稽侯犭册子孙十五人为单于”意味着将匈奴的一部分领地和人民划分出来,由稽侯犭册的后代作为新的单于统治。
  • 译文: 现在要把匈奴的领土和人民分成十五部分,让稽侯犭册的后代成为这十五个部落的首领,即新的单于。

7. 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

  • 注释: “蔺苞、戴级”是两位中郎将的名字。
  • 译文: 王莽派中郎将蔺苞和戴级迅速前往边疆地区,挑选出合适的人选作为未来的单于。

8. 诸匈奴人当坐虏知之法者,皆赦除之”。

  • 注释: “坐虏知之法者”意指那些因为犯罪而被关押的匈奴人。
  • 译文: 对所有因犯有“俘虏之法”而受到关押的匈奴人,都赦免并释放他们。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对外政策的调整。王莽试图通过改名字、重新命名来削弱匈奴的影响力,同时通过派遣军队和赦免被俘虏者的方式,试图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这首诗也反映了王莽对内对外政策的一些复杂性和矛盾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