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 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 解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 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爨萁燧火。东宫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其 兵矛,其畜羊,朝于青阳左个,以出春令。布德施惠,行庆赏,省徭赋。立春之 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修除祠位,币祷鬼神,牺牲用牡, 禁伐木,母覆巢、杀胎夭,毋は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掩骼<骨此>。孟春行 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落,国乃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飘风暴雨总至, 黎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雨霜大雹,首稼不入。正月官司空,其树 杨。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 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诗句解释:孟春之月,招摇星指向寅时,黄昏时分,参宿位于正南,黎明时分,尾宿位于正北。这个时期位于地球的东方,这一天是甲日和乙日,此时木的德行最为旺盛。在这个季节中,昆虫都是鳞状的,发出的声音是角声,律管中的音调是太蔟,这个时期的数字是8,味道是酸,气味是膻,举行的祭祀活动是用来祭祀门户的,用来祭祀祖先的脾胃。
译文:孟春之月的时候,招摇星指向寅时,黄昏时分,参宿位于正南,黎明时分,尾宿位于正北。这个时期位于地球的东方,这一天是甲日和乙日,此时木的德行最为旺盛。在这个季节中,昆虫都是鳞状的,发出的声音是角声,律管中的音调是太蔟,这个时期的数字是8,味道是酸,气味是膻,举行的祭祀活动是用来祭祀门户的,用来祭祀祖先的脾胃。
注释:招摇星: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寅:指农历正月初一。昏参中:黄昏时分,参宿位于正南。旦尾中:黎明时分,尾宿位于正北。太蔟:古代十二律之一,为木声。门:这里指门户。脾:人的五脏之一,即心包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以及人们如何庆祝它。诗中详细描写了春天的天象、物候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