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其位西方,其日庚辛,盛德在金, 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 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天子衣白衣,乘白骆,服白玉,建白 旗,食麻与犬,服八风水,爨柘燧火,西宫御女白色,衣白采,撞白钟,其兵弋, 其畜狗。朝于总章左个,以出秋令。求不孝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以助损气。 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 命将率,选卒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顺彼四方。命 有司,修法制,缮囹圄,禁奸塞邪,审决狱,平词讼。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是 月农始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障塞,以备水 潦,修城郭,缮宫室。毋以封侯,立大官,行重币,出大使。行是月令,凉风至 三旬。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 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冬多火灾,寒暑不节,民多虐疾。七月官库, 其树楝。
以下是诗句逐句的解释:
- 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
- 孟秋之月:指的是农历的九月。
- 招摇指申:天文中的招摇星指向申宿(即十二生肖中的狗)。
- 昏斗中,旦毕中:黄昏时分太阳落山时,北斗七星在天空中;黎明时分东方露出鱼肚白时,牵牛星出现。这两个时间点是观测和记录的重要时刻。
- 其位西方,其日庚辛,盛德在金
- 庚辛日:指的是农历的九月。
- 盛德在金:秋季标志着收获的季节,金代表金属和收获的象征。
- 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
- 毛:可能指鸟类的羽毛或秋天特有的动物特征。
- 商音: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商”,通常与西方和秋天联系在一起。
- 夷则:古代音乐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音调。
- 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
- 九数:指的是秋季有连续九天的时间。
- 辛味:指的是秋季食物的味道,如辛香料。
- 腥臭:描述了某些气味在秋季的特点。
- 其祀门,祭先肝
- 门:可能指家宅的门,也可能表示一种祭祀仪式或活动的名称。
- 祭先肝:指的是祭祀祖先的肝脏,这是一种传统的祭祀形式,反映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凉风至:秋风的到来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 白露降:露水的出现,通常是秋季的一个标志。
- 寒蝉鸣:寒冷的天气使得蝉鸣声更加清晰,这是秋天常见的自然现象。
- 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 鹰祭鸟:鹰作为食肉猛禽,会在秋天选择猎物进行捕食。
- 用始行戮:意味着开始执行法律和刑罚,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
- 天子衣白衣,乘白骆,服白玉,建青旗
- 白衣:象征纯洁和正直。
- 乘白骆:白色马象征高贵和纯洁。
- 服白玉:白色玉石代表纯洁和高贵。
- 建青旗:青色旗帜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其畜狗
- 这里的“畜”是指饲养或拥有的意思,特指狗作为畜牧业的一部分。
- 其兵矛,其畜羊
- 这两句描述了军队使用的兵器和牲畜。矛和羊都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和生活资源。
此诗通过描绘孟秋季节的自然景象和相关的文化活动,展示了古人对这个季节的观察、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