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少商,少阴,热寒胜复同,同正商。乙卯天符,乙酉岁会、太一天符,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
阳明,少羽,少阴,雨风胜复同。辛卯,少宫同。辛酉、辛卯,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太商。
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逆,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间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暴,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诗句】:
黄帝内经 · 素问 · 六元正纪大论
阳明,少商,少阴,热寒胜复同,同正商。乙卯天符,乙酉岁会、太一天符,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
阳明,少羽,少阴,雨风胜复同。辛卯,少宫同。辛酉、辛卯,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太商。
【译文】:
在阳明司天的年份,阳明之气化运行于后天,天气迅速,地气明亮,阳气主宰一切,炎暑盛行,万物变得干燥而坚固,淳朴的风气得到治理,但风燥横逆,流于气交之中,多阳少阴,云雾汇聚于雨府,湿气得以敷布,燥气极度发展而润泽。此时主令的谷物为白色和丹色,中间谷类应命的是白甲品羽,金火相合德性,上应太白、荧惑星。此政切,令暴,蛰虫出现,流水不结冰;人们常患咳嗽、咽塞、寒热、暴发、颤抖、小便困难等症状。清冷先至而劲烈,毛虫因此死亡;炎热后到而猛烈,介虫遭受殃及;这种暴发现象是胜气与复气交织的结果,扰乱而造成大的混乱,清热之气,控制于气交之中。
【注释】:
- 阳明:五运六气中的一种,代表太阳所管的方位。
- 少商:五音之一,属金,对应肺部,与“阳明”相对,表示金气太过或不及。
- 少阴:五运六气中的一种,代表少阴所管的方位。
- 热寒胜复同:指气候中温热和寒冷的变化交替进行,且都以相同的方式出现。
- 乙卯天符:一种天干地支组合,用于特定年份的节气变化。
- 乙酉岁会:另一种天干地支组合,同样用于特定年份的节气变化。
- 太一天符:与“乙卯天符”相同,也是特定的年份节气变化。
- 少商、太羽(终)、太角(初):这些词分别代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与“少阴”相对应。
- 少征、太宫:同样地,这些词代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与“少阳”相对应。
【赏析】: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其中《素问》篇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现象和人体健康的理论。《六元正纪大论》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六种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体的影响。这篇文章通过对“阳明司天之政”的描述,展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
文章首先指出了“阳明司天之政”,这是六种气候变化中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阳明之气化运行于后天,天气迅速,地气明亮,阳气主宰一切。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阳明、少阳、少阴三种气候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雨风胜复同”,“热寒胜复同”,这些都是描述不同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现代人理解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篇文章也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独特之处,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来理解和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