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兴六位也。
帝曰:温凉何如?
岐伯曰: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间气同其主无犯,异其主则小犯之,是谓四畏,必谨察之。
帝曰:善。其犯者何如?
岐伯曰:天气反时则可依时,及胜其主则可犯,以平为期而不可过,是谓邪气反胜者。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帝曰:善。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乎?
岐伯曰:臣请次之。
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
乙丑、乙未岁: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下太阳水,热化寒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七宫。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所谓药食宜也。
岐伯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兴六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天气炎热时,不要侵犯火热的气;当天气寒冷时,也不要侵犯寒冷的气。顺应气候和季节的和谐是养生的基础,如果违背这种原则,就会生病。因此,人们应该保持敬畏之心,远离这些不利的因素,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生活。
帝曰:“温凉何如?”
岐伯曰:“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间气同其主无犯,异其主则小犯之,是谓四畏,必谨察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司天之气为热、寒、凉、温时,应用相应的温热药物;但若间气不同,应小心使用。这四种“畏”是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必须谨慎选择。
帝曰:“善。”其犯者何如?
岐伯曰:“天气反时则可依时,及胜其主则可犯,以平为期而不可过,是谓邪气反胜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气候与自然节律相反,可以依照自然节律行事;但如果胜过自然法则,就应当避免干预。因为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岐伯曰:“故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失去自然的规律,也没有违反人体应适应的气候变化,既不助长也不阻碍其变化,这是最理想的治理状态。
帝曰:“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乎?”
岐伯曰:“臣请次之。”
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
乙丑、乙未岁: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下太阳水,热化寒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七宫。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所谓药食宜也。
岐伯继续解释说:
- 气候与药物的关系:根据气候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例如在气候炎热时使用清热的药物(如黄连),在气候寒冷时使用温补的药物(如肉桂)。
- 预防与干预:通过观察气候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或治疗措施。如果发现气候异常,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或服用药物。
- 药物与食物的搭配:根据五行理论,食物也应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进行搭配。例如,冬季应食用温热的食物来驱散体内的寒气。
- 疾病预防:根据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来制定预防疾病的策略。例如在春季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和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
- 治疗原则: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病情初期应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消除体内的热毒。
- 药物禁忌: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与某些食物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在服用中药时要避免同时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 药物相互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与利尿剂或其他降压药物的配合使用以免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 饮食调养:在夏季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在冬季则应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生活方式调整: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例如减少熬夜和过度劳累的频率以及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等。
- 情绪管理: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社交活动或进行心理咨询等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岐伯接着说:“天气反时则可依时,及胜其主则可犯,以平为期而不可过,是谓邪气反胜者。”
这意味着如果气候与自然季节相悖,我们应遵循自然节律行事;但如果超过自然规律的限度,则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度,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过度干预。
岐伯继续解释:“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这里强调了中医治疗中的基本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并适应人体的变化。
帝曰:“善。”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乎?
岐伯答曰:“臣请次之。”
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
乙丑、乙未岁: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下太阳水,热化寒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七宫。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酸和,下甘热,所谓药食宜也。
岐伯接着解释了这两个年份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甲子年和甲午年,由于火气较旺,所以气候偏热。此时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和热性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而在乙丑年和乙未年,由于土气较强且与木相克,所以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粗粮,避免过多的油腻和辛辣食物。此外还应加强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应对可能的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