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
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輸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
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
曰:不知。
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
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的诗句如下: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
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輸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
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
曰:不知。
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译文:
黄帝坐在明堂上,召唤雷公问道:“你知道医学的道理吗?”
雷公回答说:“我虽然能背诵一些医理但还不能理解它的含义;理解了却还不能完全区分它的内涵;能区分了却不能明确地阐明它;明白了还不能充分表达它的精髓;这些知识可以用来治疗一般人的疾病,但对于贵族和国王来说则显得不够。”他希望能学习到天地的运行规律,掌握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辨别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日月光影,以便更好地阐发医学理论,让后人更加明了,也能与神农氏、伏羲氏等古代圣哲的思想相沟通,使医术能够流传下去并成为宝贵的财富。
雷公说:“我愿意接受你的教诲。”
黄帝说:“你不了解《阴符经》吗?”
雷公说:“不知道。”
黄帝说:“所谓‘三阳’,就是天行三阳之气,其变化无常。如果三者同时到达人体,就会出现三阳并病,这种病状就如同风雨一样突然而至。如果上部出现疾病,下部就会出现漏证。如果病邪在上没有定时,在下也没有固定的处所,不能根据正常的经络循行来诊断疾病。因此,必须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情,并且要分清上下的部位,以便于书写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