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寒。

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一名水槐,一名苦识。生山谷及田野。

《名医》曰: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骄槐,一名白茎,一名虎麻,一名芩茎,一名禄曰,一名陵郎,生汝南,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暴干。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草部 · 苦参

味苦,性寒。

主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小便有余沥,排除水肿,消除痈肿,补益中气,明目,止泪。又称水槐,又名苦识。生长于山谷或田野。

《名医》曰:亦称地槐,菟槐,骄槐,白茎,虎麻,芩茎,禄曰,陵郎。生于汝南。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晒干后使用。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种名为“苦参”的中药的说明。它详细介绍了苦参的药性、功效以及它的别名和产地等信息。诗中的“味苦,性寒”描述了苦参的性质,而“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则是对这种药物功效的具体阐述。此外,诗歌还提到了苦参的其他名称和生长环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苦参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