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处世,莫尚于中。
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有群累生,孤贵失和。
遗馀不匮,自尽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下面是逐句释义:
-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
- “明者”指的是明智的人,”处世”是指生活或处理事情。”莫”是形容词,意思是最好。”尚”在这里表示推崇。整句的意思是:明智的人在处理事情上,最好是保持中庸之道。
- 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 “优”意为悠闲自在,”游”意为轻松自如,”悠哉游哉”形容人的态度悠闲自得。”于道”指遵循的道理或原则。整句意味着:以悠闲自在的态度遵循自然的道理和原则。
-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 “首阳”指的是伯夷、叔齐两位古代隐士,他们选择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拙”在这里表示朴实无华。”柳惠”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庄子,庄子善于运用言辞,但有时显得巧妙而不真实。”为工”是指擅长或精于某事。整句可能是说:伯夷、叔齐选择隐居生活,而庄子则擅长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 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 “饱食”指的是吃得饱饱,无忧无虑。”安步”是指悠闲步行,不急于求成。”仕”是官员的意思。”代农”指的是放弃务农的工作,从事其他职业。整句可能意味着:享受生活的人们,可以不必像农民那样辛勤劳作,而是可以选择做一名官员。
-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 “依隐”意味着隐居,不张扬自己的存在。”玩世”是指玩弄世间之事。”诡时”指的是与时事相反。整句的意思是:那些隐居的人喜欢玩弄世事,不与当时的时事发生冲突。
- 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 “才尽”指的是才能耗尽,没有了才华。”身危”意味着身体受到威胁或危险。”好名得华”是指追求名誉和虚名。整句可能意味着:当一个人耗尽了自己的才华,就会陷入困境,而追求名誉则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
- 有群累生,孤贵失和。
- “有群”意味着有群体,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他人合作或者被他人利用。”累生”指的是因利益关系而产生纷争或矛盾。”孤贵”可能是指一个人因为过于突出而失去了和谐。整句可能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过于追求个人的利益,那么就会与他人产生纷争,最终导致孤立无援的局面。
- 遗馀不匮,自尽无多。
- “遗馀”指的是剩余的部分,”不匮”意味着丰富且不枯竭。”自尽”指的是自己结束生命。整句的意思可能是:一个人如果能够珍惜剩余的东西,那么他的生命就不会太过空虚。
-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 “圣人”指的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一龙一蛇”则可能是指圣人既有龙的威武,也有蛇的智慧。整句的意思是:圣人的道路应该是既有威武的力量,又有智慧的策略。
-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 “形见”指的是外在的表现,”神藏”则是指内心的智慧和修养。”与物变化”意味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应对。整句的意思是: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既能表现出外表的形象,又能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 “随时之宜”指的是根据不同的时机和条件来采取适当的行动。”无有常家”则是指不要固守一种方法或习惯。整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遵循某种固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