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无不长成,
草木群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
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
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猗罗轻凉。
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
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
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
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
何不恣意邀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
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
驳犀标首,玉琢中央。
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御左右,奈何致福祥。
吴之辟闾,越之步光,
楚之龙泉,韩有墨阳,
苗山之铤,羊头之钢,
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
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名《古剑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首四句
注释:大墙上蒿行的诗句,意指在广阔的天空下,万物生长,草木茂盛。
译文:春天到来时,万物都开始生长,树木、草丛等植被随风摇曳,显得如此美丽。然而,它们最终都会凋零,独自矗立在中心。
赏析:这四句诗通过对比春天万物的生长与秋天的落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看法。
2. 中间四句
注释: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
译文:四季更迭,自然规律驱使万物生长,而人却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
赏析:这里诗人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无常,暗示了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欲望。
3. 下面四句
注释: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译文:人生短暂如天地之间,忽然如同飞鸟落在枯树枝上一般。
赏析: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无奈。
4. 接下来两句
注释: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译文:我现在心中迷茫,不知该如何行动。如果能够让你吃得好、穿得好,那就让我尽情享受吧。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后果(如被利用)的担忧。
5. 然后是冬夏部分
注释: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猗罗轻凉。
译文:冬天穿上貂皮衣服温暖舒适,夏天则穿着轻盈的衣裳清凉宜人。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四季变换中不同衣物的适应,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6. 接着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
注释:我行走艰难,不知道该做什么。但现在你已经年老体弱,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骑马出行。
译文:我行走艰难,不知道该做什么。但现在你已经年老体弱,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骑马出行。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7. 最后两句
注释: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邀游,从君所喜?
译文:头顶上有宽广的天空,但我已经很久没有仰望了;脚下有广阔的大地,但我已经很久没有踏上了。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览,满足你的愿望呢?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以及他愿意为了追随自己的兴趣和欲望而放弃其他东西的精神。
8. 最后两行
注释: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
译文:赐给我宝剑吧!如今你为什么还炫耀自己?这把剑的美丽如同壮丽的山峰,它的白色如同积雪般纯净,锋利如同秋霜一样寒冷。它有着驳犀作为装饰,玉石作为中心,是帝王们所珍爱的宝物,能够驱逐邪恶带来好运。它可以在君主身边施展威力,为何还要招致福气与吉祥呢?吴国有辟闾,越国有步光,楚国有龙泉,韩国有墨阳,苗山有铤,羊头有钢,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宝剑,人们都说它们的外形非常美丽,但你们却不知道,这把剑之所以被称为“良绮”是因为它的材质非常珍贵,难以忘怀。
赏析: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对宝剑的评价,认为其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诗人也在表达自己的自豪感和对权力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