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先输出诗句: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然后逐句翻译和注释:
- “佛告诉阿难:” 这句话是佛陀对阿难的称呼和说话的方式,表示一种尊敬和亲近。
-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这里描述了那些在佛国中居住的人们,他们全都住在一个叫做”正定之聚”的地方。”正定”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心灵的平静状态,或者是一种精神的安定状态。”聚”可能是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生活的地方。
- “所以者何?” 这个短语是对前面内容的疑问或解释,表示原因或理由。
- “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在佛国中居住的人们可以住在那里。”邪聚”和”不定聚”可能是佛教用语,分别指邪恶和不稳定的生活方式。佛陀认为只有那些没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才能住在佛国里。
-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这里提到了许多佛,他们都称赞无量寿佛的威严、神性和功德,认为它们是如此的伟大和不可思议。这里的”恒沙”是一个佛教用语,表示无穷无尽的数字。
-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描述了那些听闻无量寿佛名号并心生欢喜的人们,如果他们一心向善并且发誓愿意去佛国,那么他们就可以获得前往佛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们犯有五种重大罪过(五逆),或者是诽谤佛法的人,那么他们就无法得到进入佛国的机会。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佛说给阿难:那些在佛国中居住的人们,都住在一个被称为“正定之聚”的地方。那里没有其他的邪恶聚集和不安聚集。十方恒沙(无穷无尽的)诸佛如来说他们赞颂无量寿佛的威严、神性和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有的众生听到无量寿佛的名字都会心生欢喜,甚至只想到他,就希望能去佛国。但如果有人犯有大罪或者诽谤佛法,就不能进入佛国。
最后附上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佛教世界观——一个所有人都能通过修行获得解脱、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正定之聚”和“无量寿佛”都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分别代表了心灵的平静状态和最高的神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希望传达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在平和与智慧的生活态度。此外,诗歌的语言优美,充满了宗教色彩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