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诗句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译文
- 东方的佛教国度众多,就像恒河沙粒一样无穷无尽。那里的菩萨去朝拜无尽的觉悟者。
- 南、西、北四方和上下空间也同样如此。那里的菩萨前往拜访无尽的觉悟者。
- 所有菩萨都携带着精美的天界花朵,穿上了无价宝香制成的衣服,用来供奉无尽的觉悟者。
- 他们都演奏天界的乐曲,发出和谐美妙的声音,歌唱赞美最崇高的觉悟者,以此来供养无尽的觉悟者。
- 他们深入地探索佛法的奥秘,拥有丰富的功德,智慧无与伦比。
- 明亮的日光照耀着世间,驱散了生死的云雾。他们恭敬地环绕三位佛陀三圈,并虔诚地跪拜在最高贵的佛陀面前。
- 他们看到那个庄严清净的净土,那是多么精妙难以想象啊!因此产生了无边的心愿,希望能到自己国家也达到这样的境界。
- 这时,一位伟大的菩萨起身,整理仪容,向佛陀致敬问道:“佛陀,您为何要笑呢?请您开示我的原因。”
- 佛陀的语音如同雷鸣般响亮,八种美妙的声音一起流淌。他告诉菩萨们,现在将授予他们记号,告诉他们如何去实践佛法。
-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那些远方而来的真正修行者的愿望:他们全都知道,他们渴望到达一个庄严清净的净土,在那里他们能够接受最后的教诲并最终成就佛果。
赏析
这首诗是《佛说无量寿经》的一部分,讲述了一位菩萨对于佛教信仰的深度体验和对净土的向往。通过描绘不同方向上的菩萨朝拜无尽觉悟者的场面,以及他们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诗歌展示了菩萨们内心的虔诚与追求。诗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如天界的花朵象征着纯净与美好,而佛像则代表了终极的觉悟与智慧的源泉。此外,诗中还包含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与实践,以及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和对所有有缘人的祝福。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佛教徒对于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永恒安宁的最高追求。